黃崇哲觀點:讓大象跳舞─期待公股事業創造新巔峰

2022-09-11 06:30

? 人氣

財政部與台新金的彰銀經營權之爭持續17年,終於畫下句點。(資料照,郭晉瑋攝)

財政部與台新金的彰銀經營權之爭持續17年,終於畫下句點。(資料照,郭晉瑋攝)

在「不會把彰銀落到台新金手上,也不要讓台新金吃虧」的清楚指示下,糾纏17年的彰銀股權案平和落幕,終於找出了彼此都可接受的出路,放手讓兩方朝向各自全新的道路出發。回顧這個追求民營化的過程,包括政府與台新銀行的相關人員與股東,都付出了極高的成本。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誠心期盼,在本案大和解之後,台灣社會能更加釐清所謂民營化的得失,也為龐大的公股事業發展做出定位。若能如此,也算是用龐大社會成本買到的可貴教訓。

民營化經驗失敗例子,讓「完全民營化」呼聲湧現

長期以來,一旦論及公營事業,總是擺脫不了效率不彰以及肥貓的身影。對此,採行「公司化」與「民營化」總是一個直觀上的解藥,而歐美公營事業民營化浪潮約從1980年代開始,為民營化改革提供了國際潮流依據。

於是,「行政院公營事業民營化推動委員會」的設立以及相關法令的修訂,就針對台灣各項公營事業開展了民營化工作,並將公營事業公司化後,使部分股權對全民釋出。成果上,是真的看到不少原有的公營事業,在股權結構調整後,能夠更具效率的回應市場競爭,也帶給民眾更好的服務。

20220501-台鐵產業工會1日舉行「安全改革基層參與,總統請聽路員心聲」記者會。(顏麟宇攝)
台鐵產業工會5月1日舉行抗爭活動,透過民營化改革台鐵已是政府既定政策。(資料照,顏麟宇攝)

但也不是一切都是美麗美好。在過去20年的民營化經驗中,除了直至今日仍餘波盪漾的原有公務員權利保障外,還有就是經營效率低落的問題,都仍是社會極大的爭議所在。尤其是對照其他民營業者的績效不彰,更被認為是肇因於股權釋出不夠,而要求政府完全退出股份,讓公股事業要「完全民營化」的呼聲湧現。

究竟政府對於公股事業,需不需要維持控制力?回顧這些事業的發展背景,主要就是它的事業具備了市場壟斷性(電信、水電),或者是資產有其國民共有性(如公股銀行)。正為了不被一般性的財團依照市場機能運作而掌控市場或資產價值,所以才會有這些公營事業的存在,而這也正是公共利益之所在。

公股事業的經營挑戰,不單是民營化與否

試想,如果台鐵公司化後,比照一般企業體追求成本效率,那票價的調漲還有偏鄉運輸的減班將勢在必行,公共利益真的可以提升嗎?令人擔憂的軌道安全與服務永續性真能更有保障嗎?尤其是,當今為人詬病的台鐵員工僵固的人事制度,卻是在國道高速公路還沒有問世之前,考量了交通服務的特性,所用來鼓勵員工久任的特殊時代設計。這也顯現出,公股事業的經營挑戰,往往不單是民營化與否的問題而已,更需全面性的思考。

對照世界上隨處可見民營化的弊病,如國家資產被財團私有化,或者是水電費率大幅上漲影響民生基本生計,台灣過去20年的公股事業轉型經驗更加彌足珍貴。或許是因為兩次政黨輪替與自由媒體監督,讓許多不當作為攤在陽光之下,也減低了人謀不臧對於公司治理的戕害。而最近更多以企業內升領導帶來的卓著績效,例如華航、中華電信的經驗,也呈現出台灣民主問責體制對於引導民營化合理路徑有一定的幫助。

20210719-中華電信。(柯承惠攝)
中華電信是台灣公營事業民營化的成功案例之一。(資料照,柯承惠攝)

畢竟,新加坡星展銀行,直到今天也仍是在公股持有多數股份下,藉由專業有效的公司治理,打造成為亞洲與世界的事業翹楚。如果能夠確立公共利益範圍,再與時俱進的改進公股事業經營策略,或許我們仍可期待改造後的台灣公股事業群也能開創出世界級的企業競爭力。真的,雖然有龐大的軀體,在妥善訓練下,大象也是可以跳舞的。

*作者為《台灣銀行家》雜誌總編輯,本文選自153期台灣銀行家雜誌,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