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雯靜觀點:兩岸網民互嘴楊丞琳 「芋仔蕃薯」認同原罪?

2022-09-11 07:20

? 人氣

「中國文化、馬來文化、英國文化」三合一綜合體,這群人對於現今新加坡建國有莫大的貢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從「土生仔」到「峇峇娘惹」,在1949大遷徙的浪潮中,有一種人跟他們很相似,他們在當年被叫做「芋仔蕃薯」。所謂的「芋仔蕃薯」指的是父親是1949的遷徙者,母親是台灣島上的接納者(母親可能是閩南人、客家人或原住民)。

「芋仔蕃薯」是1949中華文化和台灣本土文化融合的第一代,隨著時代推演,他們是族群被排擠者,變成創造出台灣文化精采的優勢者。

在<1949台灣製造>的田野調查中發現,1960年前後出生的「芋仔蕃薯」,有比較多被閩南族群排擠的經驗。像眷村二代的王黛玲在念小學時,在公車上會被本省小孩搶帽子,並罵她是「外省豬仔」,小時候,她聽不懂,只能哭著回家跟父母親告狀。

像眷村二代的溫玉蕊,小時候被本省同學罵「外省豬」時,她就會回嗆說:「你才是豬,本省人拜拜才用豬公!」像眷村二代的王立皓被罵外省豬時,有路見不平的本省人就教他,以後如果有人罵你是「外省豬」你就罵他「台灣蕃薯」,因為「豬」是吃蕃薯的。

有意思的是,這些「芋仔蕃薯」早期在眷村外被「閩南族群」視為非我族,但在眷村裡較少受到「純芋仔」家庭的排擠。另外,在村子裡「純芋仔」的父親軍階通常較高(當然也有例外),「芋仔蕃薯」的軍階相對較低。

眷村裡台灣媽媽為了家庭經濟得到處幫傭、洗衣,甚至做家庭代工,例如:熊海靈的台灣媽媽靠著幫忙部隊軍人洗衣維生;但也外省媽媽經濟際遇和台灣媽媽無異,例如:徐乃麟的母親是外省人,在村裡幫忙眷戶養生蛋雞維生。

台灣族群相較對立的時間,其實發生在1950-1970年代之間,南部和北部的對立經驗也相對不一樣。1980年代後,不論是「純芋仔」還是「芋仔蕃薯」,族群零星的言語衝突就變少。

眷村二代「芋仔蕃薯」熊海靈和夏樂祥都表示,他們比一般人最大的優勢是「語言」,像熊海靈能說:普通話、閩南話和客家話。唸大學時,夏樂祥被問及,你是外省人時,他會不自覺地說:「我媽是基隆人,我是芋仔蕃薯。」

同樣是「芋仔蕃薯」的可文亞說:「他自己並沒有因身份而遭到任何歧視,反而覺得穿梭在兩族群中,有很多文化上的好處,覺得自己很幸運。」

老實說,十幾年前問及「國家認同」時,在採訪上是一道尷尬的難題,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很樂意回答,甚至有時候覺得探人隱私,極其不禮貌。

在製作<1949台灣製造>時,70多位受訪者,有眷村一代、二代和三代,當我問起「認同」,大家變得比較樂於表態,有意思的是說的內容都是「誰不愛台灣,我們也愛台灣啊!」「我是台灣人!」「我是台北人!」「我是高雄人!」…………….;也有人會說,「我是安徽人!」「我是廣東人!」「我是山東人!」;較少人會說:「我愛中華民國!」「我認同中華民國!」只有極少數的人會說:「我是中國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