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遑論應掌握農地工廠對周邊環境的整體影響數據,當天與會機關代表對現況問題的基本定義、推估方式和統計數據就產生極大分歧與差異。例如以理應最基本的調查數據(工廠家數與占地面積),當天經濟部代表提出的3.6萬家和2200餘公頃,就和城鄉分署和農委會提出的數據(近13餘萬家、1.4萬公頃),有極為懸殊的差距。自然無法期待當前政府對農地工廠進階的產業類型、數量和分布區域,及對不同類型區域農地工廠的環境影響已有切實的調查與掌握,這突顯的是政府內部不同部門,長期對農地工廠的問題界定、基礎調查與解決方案的多頭馬車與嚴重分歧。
然而當天出席的機關代表、環團與學者專家卻也都同意,確切掌握現下台灣農地工廠的各類基本數據和環境衝擊影響,是擬定一套解決農地工廠可行方案的重要基礎。但面對當前政府內部顯然缺乏一套跨領域的基礎調查和影響評估方法時,當天會上討論,形成一種詭異的氛圍則是站在支持城鄉分署與農委會推估數據,來質疑與責問經濟部統計方法和立場的傾向,但卻未聚焦在如果要對農地工廠的問題,展開全面性的基礎調查和影響評估,究竟這一套需要進行跨部會、跨層級、跨領域整合的基礎調查和行動方案應該是什麼,必須透過何種程序、如何形成、怎樣才可具體推行?
因此如何能扎實的理解與掌握農地工廠的現況與影響,建立一套跨領域整合的基礎調查方案,這是處理農地工廠前,應聚焦討論的第二個問題。
三、究竟「農地」為何長工廠?—對工業用地供給與管理政策的檢討
解決農地工廠的問題,除應針對不符合國家發展策略和中高污染產業建立退場機制外,對其他類型的工廠則應進行輔導、升級與遷廠等分流處置作為,然而採取遷廠的處置,立即面對的問題就是這些農地工廠在離開農地後要去哪裡?需要多少工業用土地供給安置?這是當天另一個並未被一併討論的關鍵課題。
當天經濟部代表根據他們掌握的數據,並換算各種用地取得方式的公共設施比率,指出現階段要立即處理農地工廠的遷廠問題(暫時並未考慮部份工廠的退場因素),總共所需近五千公頃的工業用地供給。經濟部代表一再強調短期、憑空要再生出五千公頃工業用地,根本是天方夜譚,因此主張現階段對農地工廠的處置應從長、審慎研議。
但面對經濟部的說法,回到問題的原點思考,令人納悶的是,農地為何長出工廠?是因台灣歷任政府戰後長期缺乏工業用地供給政策和積極作為嗎?這顯然與我們常聽到各類工業區與科學園區用地徵收爭議和長期閒置情況有明顯衝突。
若並非是因政府長期的工業用地不供給或供給不足,那面對農地工廠這類同時兼具歷史共業與現在進行式的嚴肅課題,除了思考農地工廠的「止血/療傷」緊急救治方案(限期拆除和輔導轉型退場)外,同時檢討政府在工業用地政策的長期結構性問題,並盤點與強制釋出閒置荒廢的工業用地作為處理農地工廠遷廠的運用籌碼,應是能否有效解決農地工廠問題的另一重要課題。
因此如何同時檢討與盤點工業用地供給與管理的長期與現況問題,這是處理農地工廠前,應一併思考處理的第三個問題。
*作者為台大城鄉所碩士,交大社文所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