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對幫助支撐了全球糧食供應的俄烏糧食協議提出質疑之際,印度不斷加快的食品價格通膨也是全球應該關注的問題。
印度8月消費者價格通膨率觸及7%,主要是由於部分食品價格飆升。該國通膨率現已續八個月高於印度央行設定的目標區間上限,即6%。由於不均勻的季風和創紀錄的熱浪天氣拖累了播種和生產,食品價格通膨可能仍將居高不下。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周一通膨數據出爐不到一周前,身為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國的印度宣布禁止碎米出口,並對一些品種的稻米出口徵收20%關稅,以期控制國內價格。印度向150多個國家出口稻米:Thomas Elder Markets的數據顯示,自宣布上述決定以來,芝加哥糙米期貨價格已上漲4%。根據美國農業部和Thomas Elder Markets的數據,2021年,印度佔全球稻米出口的41%,佔小麥出口的14%,占糖出口的5%。除了對稻米的管制,印度還對小麥和糖的出口實施了限制。
印度食品價格通膨肆虐也可能讓海外受到池魚之殃,特別是對稻米買家來說,並在價格趨於平穩或回落之際,給食品價格帶來新的上行壓力。即使在最理想的情況下,目前的出口限制似乎也會持續一段時間。但如果印度不能很快給通膨降溫,這種干預措施恐怕會變得更加嚴厲。
在印度,食品價格通膨在政治上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食品和飲料在印度消費價格指數籃子中所佔比重為45.9%。這與許多發達經濟體形成對比,後者的食品比重要低得多。根據總部設在新德里的經濟政策智庫ICRIER的數據,在英國,食品占通貨膨脹籃子的比重為9.3%。在美國,這一比重為13.2%。
季風季節推進順利,根據印度氣象局的數據,截至9月13日,季風季的累計降雨量比長期平均水平高出6%,不過,降雨分佈並不均勻。瑞銀(UBS)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2日的夏季作物播種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3%。水稻和豆類播種量分別減少5.6%和4.4%。
過去一年,許多國家設置了糧食貿易壁壘,包括出口禁令和關稅。Thomas Elder的穀物分析師Andrew Whitelaw預計,這種保護主義可能會繼續抬頭,意味著未來12個月出現更多壁壘將不足為奇。
現在全世界有很多難題需要解決。印度的食品保護主義無疑將讓局面亂上加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