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宕了近一年,開館為什麼需要這麼久?名稱與「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何以不相稱?台灣官方對此名稱與開館事宜極盡低調,台立兩方頭都埋進沙裡,深恐被外界質疑:說好的台灣正名呢?
到頭來就是龜縮,就剩綠媒還厚顏誇稱立國「不甩北京」。
「駐台北立陶宛經貿代表處」開館的時機,恰逢美國會推動「台灣政策法」,何以美方將「挺台獨」的油門催到底,立陶宛反而以「台北」示人?
答案再清楚不過,背離現實主義的外交姿態,一文不值,在言詞上逞兇鬥勇,終究要被現實打臉。即便是張牙舞爪的「台灣政策法」,在攸關主權象徵的部分,也全龜縮了。台灣花1400億台幣鉅資下訂波音787,買到的是美方的「虛晃一招」,不是嗎?
外交政策不現實,連累的是內政,歐洲哀鴻片野,立陶宛即是血淋淋的實例。
賠上了產業民生,也賠上了減碳願景
為求壓抑高價能源帶來的痛苦,而想對俄羅斯天然氣限價,全世界對歐洲集體智商的低下都驚訝不已,這可是全球最先進的區域,有傲人的技術,經貿與軟實力,何以對現狀的認知如此幼稚?
說穿了,就是賭俄羅斯不賣歐美能源就會倒,事實卻遠非如此。
此議連反俄先鋒立陶宛都不能苟同,這個國家已有50%的產業因電價正考慮停工,需要立即解決問題的方案,而對俄能源限價,如武契奇所言,只會引發俄羅斯的全面斷供。
那麼該如何解決問題呢?方案一,剝能源公司的皮,限制其利潤;方案二,擱置「碳排放交易體系」(ETS);也就是犧牲能源公司的利益,再犧牲氣候政策,來解決燃眉之急。此外,立國也鼓勵企業自行發電給自己用,等於在說,政府救不了你。
這個冬天若無法一定程度緩和電價壓力,立陶宛企業恐將開始大規模倒閉與裁員,大部分歐洲國家亦是如此。
俄羅斯帶來的壓力過於巨大,迫使歐洲必須分開處理中俄問題,這使得歐盟成員的民代頻頻訪台,以及歐洲議會挺台法案的出台,成了一個虛假的表象,實質上,歐洲國家正在將自己搞成負債累累的「歐豬」,愈來愈難以與中國脫鉤。
更令人莞爾的是,歐洲在電價壓力下,高耗能產業正快速轉移至中國大陸,而中國能源輸出至歐洲的佔比正在升高。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正享受俄羅斯能源的折扣價。無怪乎俄羅斯部分菁英認為,俄烏衝突的最大受益者不是美國,而是中國。
歐洲站在中美兩強之間,一方面受美國升息的衝擊,另一方面受中國經濟放緩的衝擊,以及對中國能源依賴度的提升,還要應付短期無解的「俄烏衝突」,內外交迫,因此其外交空間在三方衝擊下受到極度壓縮。這麼看,台灣在此刻想獲取來自歐方的支援,除了言詞,還是言詞,不會有實質性的好處。
立陶宛駐台單位的名稱,已說明了一切。若立國人民受夠了本屆政府,換屆後轉向親中也不是不可能。於此,換屆後的澳大利亞政府正在做示範,讓對華政策盡可能貼近現實,目標重回正軌。
反俄或許有歷史因素使然,但立陶宛反華純屬愚昧,說到底,這個小國不過是美國焦慮下的犧牲品,大哥正無可避免地失勢,急需小弟墊背擋子彈,如此而已。
台灣與立陶宛的派對已經結束了,立國自身難保,台灣愛莫能助,公關詞彙不足以掩飾兩方交往只是走秀,而無實惠的真相。
*作者為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