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網路讀者採用阻隔廣告的軟體使廣告效益降低,最近不少媒體轉向「付費訂閱制」,究竟現今的網路新聞媒體如何獲利?
英國牛津大學的路透新聞研究所14日發布《2018數位新聞報告》,調查指出媒體提供線上免費內容仍屬大宗,但網路廣告營收大多流向網路公司巨擘臉書及谷歌,包含台灣也是如此。挪威願意付費的消費者數量居37個國家之冠,比例為30%;台灣受訪者中有18%願意花錢購買新聞,比例為受調查國家之中的第7高。
廣告收入模式仍屬大宗,挪威接受付費的讀者最多
路透新聞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委託英國民調業者「輿觀」(YouGov)針對全球37個國家、7萬4千名會看網路新聞的民眾做調查,結果發現在全球複雜、競爭激烈的媒體市場中,媒體提供線上免費內容仍屬大宗,網路廣告營收大多流向網路公司巨擘臉書及谷歌(Google)。
網路媒體的營運模式大致上可分為,可以免費線上觀看的廣告收入模式、用戶自發性捐錢的捐贈模式、須付費才能獲得服務的訂閱模式以及會員模式。受假新聞大肆橫行的影響,許多國家願意花錢購買網路新聞的人數正在小幅增加。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以來,其偏愛誇張、辛辣的發言風格,加上假新聞風波不斷,讓許多美國人開始注重媒體報導的真實性,美國各家新聞媒體的訂閱量持續增長,這被稱為「川普熱潮」(Trump bump)。
芬蘭、挪威、瑞典等北歐國家的民眾願意購買新聞的人數增加最多,因為這些國家的媒體機構較少、市場競爭較不激烈,消費者們可選擇範圍較少,因此當媒體實施付費模式時,消費者較容易欣然接受。挪威願意付費的消費者數量居37個國家之冠,比例為30%。另外在西班牙、英國和美國,有些媒體轉向捐款和會員制度,其收入源自於相同政治立場的讀者,大多數願意付費的民眾是年輕人。
台灣多數民眾從臉書看新聞,願意付費讀者小幅增加
《2018 年數位新聞報告》指出,台灣有約3/4的民眾有使用社交媒體的習慣,且主要以臉書及通訊軟體Line為主,約56%台灣網友使用通訊軟體Line或臉書獲得新聞資訊,但社群媒體平台卻幾乎沒負起社會責任。台灣受訪者中有18%願意花錢購買新聞,比起去年小幅增加3%,願意付費比率是受調查的37個國家中第7高,23%讀者會使用阻擋廣告的軟體。但台灣只有少數網站向讀者收費,大多數媒體仍仰賴廣告收入維持營運。
台灣商業媒體市占率高,民眾對假新聞議題有感
此報告的台灣篇作者、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林麗雲教授指出,在數位時代,台灣主流媒體為了追求點閱率,經常以聳動標題與內容吸引讀者,例如《蘋果日報》就將中共解放軍的軍事行動呈現得像超現實電影。台灣閱聽人普遍認為必須改善假新聞等問題,最信任的媒體前3名是公共媒體「公視」、天下雜誌、商業週刊,但只有15%受訪者會收看公視的電視節目,10%受訪者會閱讀公視線上新聞;閱聽人對商業媒體信任度較低,但是商業媒體如TVBS、蘋果日報的受歡迎度較高。
台灣最受歡迎的網路媒體前10名包含,Yahoo奇摩新聞、Ettoday新聞雲、蘋果日報網頁版、聯合新聞網、TVBS新聞網、三立新聞網、自由時報電子報、風傳媒、鉅亨網。林麗雲指出,獨立媒體是台灣媒體的重要一環:網路媒體如風傳媒與新頭殼擁有名聲良好的記者,因此吸引許多忠實讀者,屬於非營利媒體的報導者則專注於調查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