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在假新聞泛濫與社群網路操控的年代──從國際視角看台灣經驗

2018-05-22 06:10

? 人氣

20180419-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長胡元輝19日出席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成立記者會。(顏麟宇攝)

20180419-優質新聞發展協會理事長胡元輝19日出席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成立記者會。(顏麟宇攝)

近來關於台灣公民社會的發展狀況,有兩項來自國際的肯定,而且都與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相關,讓台灣的媒體工作者與有榮焉。「無國界記者」(RSF)組織4月24日公布2018世界新聞自由指數」(WPFI,台灣以第42名蟬連亞洲第一;中國呢?第176名,倒數第5。另一項則是在4月16日,美國《紐約時報》記者何貴森(Chris Horton)與王霜舟(Austin Ramzy)的專文,標題開宗明義:〈台灣取代香港成亞洲言論自由新堡壘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民主、自由與人權這些普世價值,是台灣自解嚴之後發展的「定海神針」,30多年來營造出生氣勃勃的公民社會,與日本、南韓鼎足而立,稱之為亞洲民主典範並不為過。在這樣的過程中,台灣媒體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以美國開國元勳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的話來說就是:「作為公職人員強而有力的檢查者,將他們送上輿論的法庭,促成和平演進的改革,否則革命將勢所難免。」

國際視角中的他山之石與前車之鑑

但是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與普及,新聞媒體與民主體制的關係產生了許多變化,網路帶來機會也形成挑戰,能載舟也能覆舟;從工業化先進國家到民主進程剛起步的開發中國家,都為台灣提供珍貴的他山之石與前車之鑑。本文擬以國際態勢與台灣經驗相映照,對網路、媒體與民主複雜糾葛的三角關係做初步的觀察與省思;並探討如何善用台灣的媒體經驗、社會氛圍、閱聽人素質,來發展出一套可供其他國家借鑑的「台灣模式」。

20180408-台權會等人權團體人士為了中國人權律師王全璋、台灣人權志工李明哲,「聲援遭中共拘押人權鬥士而騎」活動,從自由廣場出發,繞北市街頭發聲。(陳明仁攝)
台權會等人權團體人士為了中國人權律師王全璋、台灣人權志工李明哲,「聲援遭中共拘押人權鬥士而騎」活動,從自由廣場出發,繞行台北市街頭發聲。(陳明仁攝)

「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的諸多案例告訴世人,沒有一定的政治社會經濟傳統、條件與體制,網路可以摧毀獨裁暴政,但不能保證取而代之者會不會更獨裁、更殘暴。台灣的幸運之處在於,網路強力衝擊政治的時刻(暫且以2014年3月太陽花學運為分水嶺)來到時,台灣早已走上民主化的道路,擁有堅實的中產階級,建立了公民社會。因此在初期,網路帶來的是更強大的理念宣揚、議題塑造與群眾動員能力,並且激勵更多年輕世代關注公眾事務、進而展開行動。

隨著社群網路的大行其道,台灣也逐漸感受到網際網路「原力」的黑暗面。但是台灣再次受到民主之神照顧,這股「原力」是歐美先進國家首當其衝,弊端醜聞接連爆發、作惡者一一現形、各方亟思對治之道,台灣因此得到許多珍貴的他山之石與前車之鑑。接下來,筆者將從假新聞泛濫成災、社群網路助紂為虐、防治之道與新聞自由三個層面,來對照國際態勢與台灣經驗,最後再探討民主、網路與媒體如何共存共榮。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閻紀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