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台與抗中
美國民眾對台灣支持度上升的同時,對中國的印象正在下滑。專家說,這兩個此起彼伏的指標推動了美國民眾在危機發生時支持台灣的意願。
芝加哥全球政策事務委員會今年的調查發現,美國人給台灣的平均印象評分為60分,這是台灣在該組織40多年以來民調中的最高得分;與此同時,美國民眾對中國的評價跌入歷史最低水平,只獲得32分(滿分100分)。
卡夫拉說:「隨著美國媒體對台灣作為一個國家的討論越來越多,人們越來越意識到中國和台灣的差異,也越來越了解情況。台灣是一個民主小國,正在對抗一個更大的獨裁體制——我認為這個設定很符合美國人、一些美國人對外交政策的既有看法。」
烏克蘭戰爭影響輿論認知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烏關係與台海兩岸局勢的相似性也影響了美國民眾對軍事手段支援台灣的考量。美國外交政策研究所亞洲項目客座研究員善學(Thomas Shattuck)認為,俄烏戰爭提醒了美國民意,美國軍事援助如何影響世界格局。
他通過電子郵件對美國之音說:「(美國人)看到美國武器成功掌握在一個夥伴國家手中,與一支規模更大的軍隊作戰。烏克蘭在使用美國武器打擊俄羅斯軍隊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幾十年來,美國一直在出售台灣武器,儘管這是一種非官方的關係,但(台灣)與美國的關係比烏克蘭更為密切。」
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8月18日公佈的另一項民調顯示,80%的美國人繼續支持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和外交制裁,超過七成的受訪者支持向烏克蘭政府提供額外的武器和軍事物資和對烏經濟援助。
調查發現,高達76%的美國人認為俄羅斯的入侵將鼓勵中國入侵台灣,近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認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給其他希望為了領土利益發動戰爭的國家開了先例。
民意與政見的互動:挺台反中獲跨黨派支持
專家指出,不同於專制國家,在美國,民意可以左右政府的外交和安保決策。善學對美國之音說:「如果接近多數或多數人支持保衛台灣,這是足以促成總統做出這一決定的充分條件。」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此前不顧北京強烈反對訪問台灣的舉動,提高了台灣在美國民眾視野中的「可見度」,同時也反應了這一行動背後的民意支持。
裴洛西在今年八月初訪問台灣,在美國國會議員中引發訪台熱潮。隨後又有四個美國國會代表團訪問台灣,表達對台灣的支持。據彭博社統計,今年到訪台灣的美國國會議員人數已達28名,是2013年以來人數最多的一年。
「這是一個罕見的兩黨似乎達成共識的兩黨外交政策問題。」善學對美國之音說:「美國人看到國會議員不斷訪問並受到蔡英文總統的接待,這向美國公眾發出了一個良好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