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百年來的三場經濟危機,有何共通之處?BBC:全都始於金融危機!

2022-10-05 13:00

? 人氣

1929年10月24日,紐約《布魯克林每日鷹報》頭版。經濟蕭條,華爾街崩潰,一片恐慌。(BBC中文網)

1929年10月24日,紐約《布魯克林每日鷹報》頭版。經濟蕭條,華爾街崩潰,一片恐慌。(BBC中文網)

根據馬克斯的政治經濟學理論,衰退和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週期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必然會發生。過去100年中,世界目睹多次重大金融危機,其中幾次還引發全球經濟危機。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經濟史學家發現,每一次全球危機前都是經濟持續高速成長,而危機的爆發總是從金融劇烈動蕩、崩潰開始。

下面梳理三次衝擊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都始於金融危機。

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世界博覽會,盛況空前
1929年10月24日,紐約《布魯克林每日鷹報》頭版。經濟蕭條,華爾街崩潰,一片恐慌。

1929 - 1939大蕭條

1920年代,美國經濟成長了42%。從1922年到1929年,股票市場市值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成長了218%,增勢持續了七年。這種前所未有的股市盛況吸引了無數投機資金入市。

當時市場氛圍一派樂觀,沒有人意識到繁榮不會永久,泡沫越大,破裂的後果越慘烈。

1929年10月25日,紐約股市崩盤,1300萬股股票被恐慌拋售,一天內市值蒸發近300億美元。

風暴很快蔓延到歐洲。1931年,從奧地利開始,歐洲數家銀行先後倒閉,德國爆發貨幣和銀行危機,進而蔓延到美國、英國、法國,演變成國際金融危機,最終導致全球螺旋式下降,跌入大蕭條。

大蕭條從1929年持續到1939年,是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到1933年,有1500萬美國人失業,2萬家公司破產,大多數美國銀行倒閉。

1928年初,美國經常帳戶保持大量盈餘,而德國經常帳戶則是大量赤字。當時德國公共和私營部門的借貸是通過荷蘭、瑞士、奧地利,以美元計價的債券以及來自美國的信貸實現。美國股市崩盤、貨幣供應緊縮,最終殃及德國,德國央行外匯儲備中的黃金和外匯急劇減少。

1931年5月,奧地利最大的銀行克雷丹斯塔特銀行倒閉,投資者恐慌,出現巨大的資本外流。為了阻止資本外流,德國被迫關閉銀行,使馬克貶值,實施外匯管制,迫使歐洲銀行從英國撤出大量資產,導致英鎊貶值。

同年9月,英鎊和黃金脫鉤,可以自由浮動。到1933年,35個國家放棄了黃金和黃金兌換標準。

1932年出口貿易額比前一年下降35%,德國下降40%,美國下降33%,而英國為7%,加拿大為19%。

在1930-32年期間,美國的貨幣供應量下降了26%,德國下降了27%,英國和法國下降了18%。

美國和西方世界深陷危機之際,美國總統羅斯福宣佈實施「新政」,引入國家福利項目,包括聯邦政府向失業者提供援助,為工人提供法律保護,實行嚴格的產業監管政策和社會保障計劃。

英國、法國和德國的工業活動表明了經濟復蘇,美國在 1933 年 4 月和 5 月見證了工業的迅速好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