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萬鈞、張銘仁觀點:中國房市危機─爛尾樓連環爆加集體拒繳貸款

2022-10-08 05:50

? 人氣

中國房市崩跌已影響到投資人對不動產市場的信心,這項長期支持中國經濟發展的產業,前景勢必蒙上陰影。而且因土地開發造成的金融亂象,勢必延燒到中國銀行業,值得台灣金融業、監理主管單位關注。(美聯社)

中國房市崩跌已影響到投資人對不動產市場的信心,這項長期支持中國經濟發展的產業,前景勢必蒙上陰影。而且因土地開發造成的金融亂象,勢必延燒到中國銀行業,值得台灣金融業、監理主管單位關注。(美聯社)

中國房市崩跌已影響到投資人對不動產市場的信心,這項長期支持中國經濟發展的產業,前景勢必蒙上陰影。而且因土地開發造成的金融亂象,勢必延燒到中國銀行業,值得台灣金融業、監理主管單位關注。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中國自從198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後,截取台灣以外銷帶動經濟成長的模式,加上當時充沛、廉價且年輕的人力資源,以及廣大而未開發的商品市場商機,吸引大量的外國投資。在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後,經濟雖因國際制裁而在短期內引起重挫,然由90年代中期開始,即累積因外銷產品大量產生的財富。〔圖1〕顯示,1985年台灣人均國民生產毛額(GDP percapita)約為3,300美元,是中國293美元的11.3倍,但因中國經濟在2000年之後大幅依賴不動產市場,成就了歷史上難得一見的成長,直到2020年,兩國人均國民生產毛額的差距已縮小到2.7倍(28,358美元 vs. 10,525美元)。據估計,在2010年代後,與房地產直接和間接相關產業(如開發、營建、原材料到銷售、融資等)已高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9%。這也造成巨大的不動產泡沫和持續增加的融資,加大金融機構的系統性風險。

2020年兩國人均GDP差距縮小至2.7倍。(作者提供)
2020年兩國人均GDP差距縮小至2.7倍。(作者提供)

長期濫用不動產高度開發成長

幾個原因造成中國不動產市場由2000年代初期開始大幅成長,也為日後中國經濟發展埋下變數。首先,中國國家和地方政府利用其對經濟的指揮和控制權,引導這種如製造泡沫般的成長。中國中央政府對地方的監管考核模式,乃唯國民生產毛額成長達標是問,靠製造業不僅需要長時間苦幹實幹外,企業主還需要承擔管理責任及風險,因此地方政府達成目標的巧門捷徑,就是依賴不動產市場金玉其外的高度開發成長。長期濫用的下場,即造成總體經濟敗絮其內。

對政府監理鬆散且法治不落實的國家,因土地開發產生迅速,且更容易產生內外交相賊的利益交換,孳生勾結牟利的溫床,自然變成政商樂此不疲的互利商機。大量複製下,又產生另外一個足以動搖中國國本的副作用,就是政府領導一旦更換,就開始一批新的、但未必有用的土地開發及基礎建設(中國的高鐵就是另外一個例證),經歷幾任的好大喜功後,政府財政就敗壞不堪。而類似欠缺詳細評估的投資模式,也發生在如一帶一路的對外援助基礎建設貸款上,造成借款人與貸款人雙輸的局面。這也就部分解釋為什麼中國政府近年來債台高築,如2021年政府債務占國民生產毛額比率已為69%,較2019年大幅上升12%(請參考2022年3月《台灣銀行家》「正視各國政府大幅舉債風險一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萬鈞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