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最新的晶片禁令自10月12日生效後,中國半導體業再遭重創。中企若被完全斷供14奈米以下的高端晶片,可能衝擊到中國在人工智慧(AI)和新能源車等產業的領先優勢。尤其受限於新規,部分美籍高管傳出已撤離中企晶圓廠,更直接命中中國半導體業的要害。市場觀察人士說,美國禁令升級對中國的短期衝擊非常大,「美國贏麻了」,至於長期效應,就要看中國能否有科技自主的能力了。
美國政府10月7日祭出晶片新規,對中國禁止出口的高端晶片和製程設備已由10奈米以下,擴大至14奈米以下(晶片奈米數越低越高端),且包括涉及AI和超級電腦的高運算晶片、以及128層以上的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等產品。
美国对华紧缩晶片禁令,中国半导体业再遭重创。尤其受限于10月12日生效的新规,部分美籍高管据传已撤离中企晶圆厂,直接命中中国半导体业的要害。观察人士说,美禁令升级对中国的短期冲击非常大,“美国赢麻了”,至于长期效应有两大走向:一是中国一蹶不振,一是实现科技自主。https://t.co/dnddLGqhpi pic.twitter.com/C6mbSO0cnm
—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October 17, 2022
美國政府還使出殺手鐧,禁止美籍技術人才(含美國公民、持綠卡的永久居民或依美國法律成立的法人實體)在未經美國許可下,協助中國「開發」或「生產」高端晶片。
此禁令自10月12日生效以來,據《科技日報》等中外媒體報導,半導體美企如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科磊(KLA Corporation)、泛林集團(Lam Research) 和東電電子(Tokyo Electron)之美籍駐廠工程師已陸續撤離中國晶圓廠,如華為、長江存儲、上海集成電路和杭州積海半導體等相關廠商。
據《華爾街日報》10月16日報導的盤查,至少有43名美籍高管在16家中國上市半導體企業擔任核心職務,如執行長(CEO)或副總裁等層級,他們目前都陷入在中國工作或保留美國籍二擇一的兩難狀況。
華裔美籍中企高管陷兩難:保工作或美國籍?
報導稱,中微半導體的創辦人尹志堯(Gerald Yin)和六名高管,北京兆易創新科技副董事舒清明(Shu Qingming)和董事程泰毅(Cheng Taiyi)、瀋陽芯源微電子執行董事陳興隆(Chen Xinglong)等人都是美國公民或持有美國綠卡。
另據《日經亞洲》引述分析師的推估,在半導體中企任職的美籍高管應有數百人。
微博也流出12家半導體中企總計近40名的美籍高管名單。
美國之音透過電話和電郵聯繫這12家公司,包括瀾起科技、寧波江豐電子材料、拓荊科技和盛美上海等,並至少向5家公司留言邀約置評,但多日來均未獲任何回复。
一位位於台北、因議題敏感而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美國半導體大廠員工告訴美國之音,該公司在中國的高管早就被很多美籍中國人取代,但他們都未在中國晶圓廠駐廠,所以,目前還沒有撤離的問題。
這位員工說,該公司自美國川普政府頒布的對華晶片禁令以來,受到衝擊的只有高端晶片,不過,因取得政府特許,因此仍可以繼續向中國客戶出貨。至於新規,她說,目前對該公司的衝擊也應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