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赴台遊將滿10週年,從一開始風靡台灣三寶「面膜、茶葉、鳳梨酥」,到近來漸漸轉向價值觀的學習。有陸客撰文稱許台灣民眾的公民素養,以及不以物質因素論婚嫁。
海峽交流基金會與中國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於2008年6月13日簽署「海峽兩岸關於大陸居民赴台灣旅遊協議」,陸客赴台旅遊首發團於當年7月4日抵台。當月18日,陸客赴台觀光正式開放。
在陸客赴台遊屆滿10週年之際,上海解放日報官網上觀新聞今天發表一篇題為「在寶島旅遊的我為何會感慨:大陸民眾不妨來台灣上一堂公民素養課?」文章,作者署名趙毅,談及自己赴台遊時對台灣社會的觀察。
文章表示,台灣的超商店員們在收找錢時會雙手接錢,雙手遞錢,一接一遞之際,總共可以聽到兩次道謝聲。在無處不在的「謝謝」聲中,很快也會跟著說一聲「謝謝」。
令趙毅感到新鮮的是,消費者還可以隨意使用超商廁所,在超商內找個位置坐下,看看報紙,喝喝咖啡,或者吃吃飯,甚至要把這裡作為洽談商務的場所,也沒有什麼不便。
趙毅回憶自己在飯後抽菸時遭朋友勸阻,才發現地上寫著「市民廣場範圍內禁止吸菸」。他說,在台灣的10天裡,每個城市與街道都很乾淨,很少看到菸蒂,更少看到痰跡,聽不到汽車喇叭聲,聽不到不顧別人感受的高談闊論。
台灣行人互相禮讓,也令趙毅稱許。文章表示,在大陸一些城市,很多人根本對前方的路人視若無睹,絲毫不會避讓,有時會理直氣壯地與他人碰撞。在台北街頭,很多人會主動側身避讓,即使是不小心擋住去路,也會回頭說一句「對不起」。
趙毅也分享兩岸的婚姻觀差異,包括大陸女孩子給人的印象是婚嫁時要考慮車子、房子等物質因素,但有台灣女生告訴他,婚嫁時最在乎的是感情,兩個人如果感情好,其他的可以一起努力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