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公布如興案投資過程,總不成也封存30年!

2022-11-01 07:20

? 人氣

龔明鑫說如興案「我們也是受騙者」,立委指此說法為「大笑話」。(蔡親傑攝)

龔明鑫說如興案「我們也是受騙者」,立委指此說法為「大笑話」。(蔡親傑攝)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在立法院中表示,如興案中「我們也是受騙者」,而「當初是金管會通過增資計畫才決定投資」;這幾句話中就包含了避重就輕、推責諉過、不明事理,堂堂國發基金負責者如此這般,是讓人搖頭嘆息。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立法院日前邀請國發會就國發基金投資虧損情形專案報告,立委對幾家虧損擴大的公司特別關注,特別是今年7月間爆發財務問題並被停止交易的如興公司,國發基金投資如興14.88億元、已提列11億元的虧損,最後可能血本無歸,其決策過程被認為有政治因素介入而引發外界質疑。

對立委的質詢,龔明鑫說,國發基金決定是否投資如興,與其他案件審查程序相同,都是經過政策評估、投資審議及管理審議會三道程序;當初投資如興是因為金管會已通過如興增資計畫,但2018年金管會才發現增資計畫不實,「我們也是受騙者」,過程與蔡總統沒有關係。

龔明鑫說「當初投資如興是因為金管會已通過如興增資計畫」,這番話確實讓人「非常不解」:作為專業的投資基金,國發基金對要投資那家公司、或是對來申請的企業之虛實與產業前景等,一定要有自己的專業看法與判斷,那裡是根據金管會是否有通過增資計劃來決定?

再者,稍微對市場有點了解者都知道,上市企業申請增資,監理單位扮演的只是型式與行政的審核角色,如果某半導體廠為了投資擴廠要增資,金管會不可能會告訴企業,因為金管會預測半導體景氣要反轉,不應該也不值得擴廠,所以要駁回增資申請。這些增資股值不值得認、企業值得信任與否、產業前景看好與否,都要投資人自己判斷。

如果龔明鑫的理由正確,那豈不是任何經過金管會同意增資的企業,投資人都可去認購、保證賺錢不出事?金管會何德何能,能深入了解與審核橫跨數十個產業領域、上千家企業的增資「可以投資與否」?

這番推諉之詞,既是不上道的把金管會拖下水,更把國發基金的角色與專業講得「太low」了一點?

至於龔明鑫說「我們也是受騙者」,就更讓人不解;國發基金號稱國家級的專業投資機構,擁有專業投資評估團隊、還有位高權重、「見過世面」官商兩棲的審查委員,而其投資出手也是數億到數十億元的手筆,可取得相當比例的持股並進入董事會。

但龔明鑫故作無辜狀的「我們也是受騙者」,倒是把國發基金的層級、地位一口氣拉下好幾階,儼然就是一付無知的「大散戶」狀,事實真是如此嗎?這種說法是讓人不解又不恥,立委以「大笑話」形容龔明鑫的回答,從這些觀點看,其實是不無道理。

事實上,外界會如此高度關注如興案,是有其道理。國發基金扮演的角色,其實就是類似創投、風投的角色,不是一般的投資者,因此,投資的對象出現虧損、甚至最後倒閉都有可能;例如,根據國發會的報告,到去年為止,國發基金66家轉投資事業中,獲利32家,虧損34家,虧損家數多於獲利家數,外界也未對每家虧損的投資對象窮追猛打。

但投資如興確實有「奇特」之處,一來企業是屬傳統產業的牛仔褲大廠,並非新興、新創產業,但國發基金對所謂的「轉型」計劃卻輕易埋單;二來決定投資前,如興的問題與爭議就已出現,而且確實業界就有傳出背後「有人牽線,不得不投」,三來是蔡英文參訪後即「綠燈全開」的說法一直揮之不去。

因此,如興真正的問題不在投資出現虧損,社會對其它同樣虧損的投資對象也未追打,如興案真正問題在投資決策如何作成、過程中有那些人參與或「牽線」。龔明鑫說投資過程都依正常程序,因此相關文件資料應不少;雖然如興案會出問題的關鍵顯然是在「程序、制度之外」的原因,不過,至少可以先公布這些資料,國發會應該找不到這些資料要「封存30年」的依據吧?

而除了對如興個案的檢討外,蔡政府上台後,拿著納稅人的錢到處設公營公司、搞國家隊、弄投資基金…..,其問題與弊端短期未必看到,但長期必然會出問題,因為「委託─代理」問題終究會出現,如興案只是序曲,政府與社會都要面對與檢討制度面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