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歷史學者,吳密察的「專業」不能說不足,畢竟他曾任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長,但每到新單位總有一、二「水土不服」的爭議,比方,他初任國史館長,就爆出拒絕港澳學者調閱館藏的爭議,歷史學者汪浩就曾數度投書媒體,為國史館新制干擾學術自由表達不滿。
揭露此事的國民黨立委陳以信表示,內部員工指陳院長下令對毀損器物不得點交、不得紀錄、在修復前也不做檢視報告,要求相關人員封口,相關文件都以「最高密件」處理,吳密察嚴詞否認,「絕對沒有這樣的事。」但他却無法解釋,為什麼去年三月毀損文物迄今一年七個月,沒有報告?今年四月和五月毀毀損文物也已經半年和五個月,若非立委提出質疑,他會開記者會嗎?
曾研究國寶南遷文獻紀錄的民國文史研究者蔡登山痛陳,「在烽火連天中,裝箱搬運,不管上火車,上輪船,數以萬計的國寶,幾萬里的行程,幾次的大遷移,居然可以毫髮無損。殊不知現在僅在宮內居然摔壞數件,這可是奇蹟,並可列入世界紀錄了!」吳密察可能到現在都還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做為世界知名,甚至排行前幾名的博物館,文物裝箱擺館內都會損壞,以後還敢出展嗎?而國外知名館藏還敢來台借展嗎?損毀的不只是器物,而是故宮專業。
蔡登山直言,文物損毀真相「不是院長一句話可以交代的」,簡單講,兩件沒有人為疏失的調查報告到底完成了沒有?就算不公布監視錄影帶的全過程,至少調查報告應該完整公布,另一件人為疏失造成的損壞,同樣必須完整公布調查,談求償太沉重,不論這些文物在吳密察口中「價值遠低於(拍賣)市場價格」,都不是故宮人員身家可以承擔,破成數片的器物再修復也不再是原貌,這是不可逆的破壞,故宮交代不清楚,誰還敢相信故宮每二十年一次的大盤點不出問題?誰還敢相信數位典藏不會再造成破壞?最重要的,專業水平理當遠超過北京故宮的台北故宮,難免因為這次事件被北京故宮譏笑,吳密察還能輕描淡寫「查無責任歸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