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專制者都生活在信息繭房之中,但是控制媒體和削弱內參之間,以及內參繁榮和領導正確決策之間,是否完全正相關,我表示懷疑。根據媒體報導,閱讀內參曾是毛澤東每天的功課。1971 年,毛澤東到外地巡視途中對各地負責人談話時說:「我天天當學生,每天看兩本《參考資料》,所以懂得點國際知識。」
勤讀內參的毛澤東治理出了一個什麼國呢?鄧小平控制下的「歷史決議」認為,晚年毛澤東錯誤發動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官媒接著宣傳鄧小平也酷愛「內參「,繼續證明「內參治國」的重要。報導說,僅依據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出版的《鄧小平年譜》,鄧小平閱讀和批示內參的數量達220件左右,有一半出現在1975年至1978年這三年時間——可是,這三年難道不是鄧小平被毛澤東「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之後、從華國鋒手中奪權之前的空閒時期嗎?為什麼他在真正大權在握之後的近20年間,反而才批閱了100多件內參呢?
再說,是內參讓鄧小平做出了「天安門屠殺」的「正確決策」嗎?是內參讓他設計了有效期僅有二十年的「廢除領導干部終身制」好制度嗎?
「好內參」真的能讓領導做出正確決策?
人們普遍擔心,內參的萎縮讓習近平得不到正確的信息,由此做出錯誤的決定。事實上,什麼是「正確的決定」,並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美聯社的報導也提到,新冠疫情在武漢爆發的時候,新華社湖北分社記者廖君扮演了兩種角色,一方面在公開報導中稱這一病毒不會人傳人,一方面給領導寫內參警告該病毒非常危險。結果如何呢?中共並沒有因為這一「正確」的內參信息,做出「正確」的決定,及時阻止病毒傳播。
為什麼內參質量下降呢?據說因為高壓之下「風險太大」,記者不願意寫負面消息。其實,內參寫作的風險,在愛看內參的毛澤東掌權期間,一點都不比現在小。《人民日報》知名記者王金鳳回憶說,1967年秋天,她了解到駐上海的空四軍為了「用毛澤東思想佔領天空」,決定讓空中交通管制員和飛行員之間每次對話前都要先喊一句毛主席語錄。她認為這樣做容易發生事故,寫了一篇內參,結果換來五年牢獄之災。
盡管如此,王金鳳很驕傲她能寫內參,因為的確有內參受到領導重視。例如,1964年,她曾經寫內參揭露河北省勞模作假,虛報產量,受到領導批示,此勞模被撤職。
在贊賞內參功效的同時再仔細想想,糧食畝產「放衛星」不就是《人民日報》報導的嗎?這是因為寫內參的記者不夠多嗎?
再說,在沒有內參機制的民主國家,媒體獨立,言論自由,會出現全國報紙都在報導糧食畝產「放衛星」嗎?換句話說,這種「好內參」原本並不需要。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六四記憶 · 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現居德國。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