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後,買下一輛車時,除了要決定品牌和車型之外,你或許還面臨著另一個艱難的選擇:車載操作系統是選Google(Google)版,還是蘋果(Apple)版?其他選項可能包括「車企自主品牌」,甚至,容我隨便一說,說不定還有亞馬遜(Amazon) Prime會員版。
如今,汽車尤其是電動車變得像是「裝了輪子的智慧型手機」,而手機業早期的一些發展動態眼下也正在汽車業上演。過去幾年,智慧型手機操作系統兩大巨頭之間的競爭有了新的動向:Google的車載版Android操作系統與汽車製造商建立了合作,蘋果則有意擴大車載軟體的功能。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加入VVIP會員請點此訂閱:風媒・華爾街日報VVIP,獨享全球最低優惠價,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洞悉國際政經最前沿。
對牽涉其中的車企來說,若想開發出與科技公司水準相當的軟體,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這種狀況下,與矽谷企業聯手既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也可以避開特斯拉(Tesla)等公司的競爭。然而雙方合作時難免會在一個問題上產生矛盾,那便是由誰來控制用戶體驗以及在此過程中產生的寶貴數據。
總之,種種不同的力量意味著,每家車企都必須在「內部解決」與「外部合作」之間找到一種微妙的平衡,而一旦簽署外部合作協議,可能不僅要交出控制權,或許還要放棄一部分收入來源。這些選擇催生了一個龐大且令人迷惑的新生態系統,在這個系統裡,「移動」設備指的是汽車,而不僅僅是手機。到目前為止,消費者還無需關心他們的車裡搭載的是何種軟體,但未來,他們可能需要愈加關心才行。
對普通司機來說,這可能意味著汽車將配備更熟悉、更實用的軟體。但它可能也會改變智慧型手機操作系統現有的雙頭壟斷局面,讓原本有限的選擇變得更加多樣化,消費者以後說不定會把車賣掉,或是改用不同的智慧型手機生態系統。試想,掛牌銷售的汽車上寫著:「里程數六萬英里,性能良好,最高可支持蘋果CarOS v 3.1,抱歉了Android用戶,我用的是iPhone!!」
Google先發制人
要想了解汽車操控技術發生了哪些變化,不妨從Google採取的大力舉措開始。
而今,汽車的大部分控制權越來越多地落入軟體手中,從在高速公路上維持車輛速度與方向的駕駛員輔助系統,到確保我們剎車時(抑或汽車自行剎車時)車輛能夠及時停下的代碼與電腦程式,全都如此。
不過迄今為止,汽車操作系統領域的競爭主要集中在資訊娛樂系統,也就是行駛過程中向我們展示地圖和播放電影、實現這類功能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