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台灣縣市首長大選迫在眉睫,各政黨摩拳擦掌、運籌帷幄,在精心策畫之下於各縣市之間推派出最適合的人選,望能從今年年底的這場選戰之中拔得頭籌,然而若從政治專業理論上的角度來分析,各政黨究竟是以何者為依據在各縣市中推派出最適合的人選,以及黨組織內部的明爭暗鬥是如何運作的,作者在此處將以最公正客觀且不帶任何黨派色彩的立場,來加以解釋分析。
在理解各政黨於我國縣市推派的名單代表運作原理前,此處要先介紹何謂囚徒困境,此困境是賽局理論中的一種重要概念,其大意是指:若今有甲乙兩名罪犯,在警察嚴厲拷問且彼此無法先溝通的情況下,若兩位罪犯選擇合作保密,則此二人所受刑期將會最低,若有其中一方出賣對方,則被出賣的那方將會被關入監獄最久,例如甲出賣乙,甲可能無罪,但乙的刑期相對就會更重,反之亦然,最後一種可能性則是彼此出賣對方,也就是在檢警的質問下互相指控彼此,這樣的結果自然就是兩人都會被關入監獄,且刑期也遠大於兩人選擇合作,其概念示意表如下:
從上表概念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從人性角度來看,個人都會為求自保而選擇出賣對方,然而最後在兩邊不知不覺皆出賣對方的情況下,最後的結果往往導致兩敗俱傷,也就是甲乙二人都要被關,這顯示出個體為了將自身利益最大化而犧牲了整體利益,致最終這兩名囚犯難達成合作。
有了對於囚徒困境的概念後,現在我們將焦點放回我國政黨的選舉中,並且設法從上面概念中依樣畫葫蘆繪製下表:
單就上表而言,顯而易見的就是落在台灣政黨間彼此為求連任而互相指控,撇除台灣本身的選舉制度或本身就已經具有特定意識形態的選民而言,一般大眾對於選舉的印象往往是彼此間的拉黑,選舉的本質本應是選民投給理念相近的政黨,將其權利交付給政黨,再由該政黨相關縣市長上任後讓台灣的未來能更加完善,然當今選舉的情況卻是彼此間的抹黑或網軍的操弄,導致普羅大眾喪失了對於台灣政治的熱情,就好比要他們從兩顆爛蘋果中,選出一顆比較不爛的。
想當然,要政黨在選舉前彼此合作雖然難以達成,但反過來想,是否也不應為了選上或連任而處在成天的謾罵之中?今天不論是哪個政黨選舉,其背後的目的都是要為了讓台灣變得更好,但呈現出的價值觀卻不是:我看起來更加努力為了台灣在做事,而是:對方的黨看起來更爛更沒貢獻,所以應該把票投給我。
這種本土既有的意識形態對立,自然也就造成了投票上的瓶頸,政黨之間無形中形成了惡性競爭的氛圍,所以媒體上出現的常常是彼此間的詆毀謾罵與相互攻擊,政黨間難以團結的延續好的政策,而是在對立面上為了反對而反對,這樣的競爭方式,要何以安台灣人民的心,讓他們能夠心安理得地投下他們手中神聖的那一票呢?
*作者為一名雙主修政治與法律的平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