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1日起,台積電工程師搭包機飛往美國亞利桑那州廠Fab 21,表定每2周1班、共6班包機陸續前往亞利桑那州廠區,以每班飛機300人(含家屬)、平均1家3口估計,1班飛機至少載走上百名工程師。媒體人陳鳳馨於節目《風向龍鳳配》示警,台灣人才正在被掏空。
陳鳳馨表示,台積電第2架包機也在近日飛往亞利桑那州,第1座工廠的移機典禮將於12月進行,之後就會進行試產和量產。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表示,第2個廠是3奈米,應該是談得差不多了,《商業周刊》更拍到第2個廠區的地基已建設完畢。陳鳳馨表示,亞利桑那州的第2個廠區,建設時間將比第1廠區更加快速完成,第2個廠會不會需要更多的台積電員工,這是個問號。
陳鳳馨指出,台積電至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設廠,已是近2、3年最大的新聞,之所以《商周》的照片會引起軒然大波,是因為台灣人發現,美國要的不是台積電去投資、砸錢,也不是5奈米、3奈米這些最先進的技術,美國要的還包括了台積電的人才,「要錢、要技術,也要人才。」
陳鳳馨:台灣人才正在被掏空
陳鳳馨表示,也許1000人對於共有10幾萬工程師的台積電來說,似乎並不是這麼多,只是這一批人是最頂尖的工程師,且未來將持續有包機將台灣的頂尖人才送往美國,對於台灣民眾來說,感受就會特別強烈。
台積電為什麼要這麼做?陳鳳馨分析,之前不管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或張忠謀,在接受美國媒體訪問都提到,晶圓代工在美國生產非常不划算,不只成本會拉得很高,更最重要的是沒有足夠的人才。第1,沒有足夠熟練的高階工程師,因為美國本來理工人才就不多,願意投入到半導體的人也非常有限,雖然亞利桑那州為了吸引台積電投資,在附近的幾所社區學院開設了半導體課程,但訓練的是第1線技術人員,而不是現場可以解決問題的工程人員,終究還是有差距,所以美國很難挖掘到這麼多足夠的工程師,這本來就是台積電當初擔心的事。
陳鳳馨指出第2點,美國的工程師不願意輪班。但晶圓一旦上線後,必須要24小時運作,且那不只是輪班問題,還需要隨call隨到。隨call隨到在新竹的科技公司其實很常見,客戶臨時有需求,或者運作上突然出狀況,必須要在多少時間之內立刻趕回公司或工廠,一定會有一些輪著接電話的人。要有現場的輪班人員,也要有隨時接電話的人員,這些事情對美國人來說是不可思議、無法接受的事情。短期之內也無法改變美國的文化,所以台積電乾脆直接在台灣搬人才過去,可能速度還比較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