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經濟轉佳沒錯,但原因不是總統說的那樣

2018-07-17 07:30

? 人氣

再以與其它國家相比看,台灣經濟成長率在四小龍中仍是最後一名,並無太多可自豪高興之處。股市上萬點超過1年的「政績」,似乎不錯,但台股的表現是受惠全球經濟復甦,且金融市場在貿易戰爆發前幾乎是「無災無難」,主要股市都能飆漲;不過台股去年漲15%也未見傑出,因為美、日、德、港等主要市場,去年都漲了25-30%。而失業率下降幅度既小,又是受惠於退休潮因素,近2年新增的就業機會不到1%,亦無可稱道之處。至於總統把月薪3萬元者都能免稅視為政績亦大可不必,因為任何政府只要敢減稅,都可以作得更多。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較「奇特」之處在蔡政府高調肯定台灣經濟,但民間普遍感受似乎有落差,一般庶民並未感受到經濟繁榮、受惠,反映在民調上是6成不滿蔡政府的經濟政策與表現、消費有緊縮;企業反應更不在話下,工總即將公布的白皮書,除了再對能源政策提出質疑與憂心外,也指說政府的反商政策,加速廠商外移、資金與人才的外流,而政治化的杯葛、非理性的抗爭,讓社會對立內耗,澆熄企業投資熱情─看民間投資的數字仍在零成長上下,確實是低迷不振。

經濟學人在去年初就已指出這波全球經濟強勁復甦,而且說出爭論是誰成功讓經濟復甦不只是「爭奪誇耀的權利」。顯然蔡政府是很盡心盡力的「爭奪誇耀的權利」。但文中指說「經濟上漲與川普美國優先的經濟民族主義沒有任何關係」;以台灣而言,蔡政府財經政策主軸的「5+2產業政策」、前瞻計劃等,也未明顯挹注經濟,這波經濟上揚似乎也難謂蔡政府的「政策發威」。

較令人擔心的是復甦掩蓋了實質問題,更讓政府認為「政策正確」,反而繼續投入錯誤但後遺症未來才會顯現的政策中。這就是文中所說「最大的風險是政客們從中得到的經驗」─台灣經濟復甦了,沒錯,但原因不是總統、院長說的那些原因,甚至部份政策可能扮演減分的角色,蔡政府宜審慎辨別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