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不少邏輯學、經濟學研究者們所提出的學說理論,因與人們日常生計高度相關,如:認知觀念、組織協作技巧、政府財稅政策等等,影響力很多時候超出外界的預期,宜列舉者恰如亞當‧斯密、李斯特、海耶克、凱因斯、穆勒等人,且他們對於「交易」這項人類社會中基本並普遍的活動,常有著更進一步的剖析。
「加密貨幣」的誕生
「實體貨幣」作為官方法定交易工具,基本都受各國發行單位(如:我國中央銀行)之公信力保證,賦予它在流通區內長期具備穩定價值,可以交換等值的物件、服務;如果單筆數值太小,不夠用來換取所需事物,還能累積起來再購買,即所謂「儲蓄」,整體而言具有耐久、重複使用、穩定循環等特點,於經濟體系中是一項具有保值意義的存在。而「虛擬貨幣」底下一種近似於現實法定貨幣定位的「數位加密貨幣」,本質上則是由一群匯集的電子紀錄資料所構成,透過密碼學中所使用的數學、演算法來建立,並依此作為持有者的標記憑證,同時也能在「位元世界」完成支付動作。
著名的「比特幣」即可謂「加密貨幣」之代表,其相傳中的設計者為中本聰(一說為化名),曾於西元2008年10月31日在網路上發表了一篇文獻〈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該文重點為:「為何線上支付一定要透過銀行、信用卡公司等金融機構來轉帳?而不能像現金付款那般,在不衍生多餘費用(如:手續費)、無計名的前提下便完成交易?」
由資訊構築而成的「比特幣」
帶有「去中心化」色彩的「比特幣」常見之問題大致有兩種,分別為「單幣多付」和「重複支付」,關鍵在於它只是一堆匯集的資訊,很容易遭到偽裝、破壞;中本聰認為,使用者在貿易時沒必要仰賴任一體制(如:政府部門、金融業者)來維護誠信,只需要透過「數位簽章」(採用化名,難偽造、不揭露真實身分)來執行轉移動作,交易紀錄連同電子簽名將被紀載在一本虛擬帳本裡,也就是所謂的「區塊」上,這一模式將足以解決前述問題。然而,「維護者去中心化」與「集中式紀錄資料」本身已是兩種相反的概念,落實上該如何做到調和?
「數學」+「程式」,再一點「自利天性」!
中本聰的方案在技術、邏輯和實踐方面確實具備可行性,參與者們通常是基於利己目的才投入其中,因此彼此間實際上並沒有太多的聯繫、協力,這樣一來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避免違規串聯的狀況發生:
1.當買賣成立,全系統廣播交易事件。
2.專人控制「節點」(專業電腦)定期驗證單筆交易,確保各「區塊」(內容)之正確性,並彙整「工作量證明」(紀錄資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