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大陸版抖音上面看到一些中國大陸在民國時期對日抗戰的紀錄影像還有人物介紹,中國大陸網友常表示這些抗戰歷史與人物是教科書不曾提過或是匆匆帶過的;近年來,隨著臺灣教育部逐步修改歷史教科書的觀點與方向,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也逐漸走向不同的方向,這讓我不免有些擔憂,我擔憂未來兩岸的後代會漸行漸遠,彼此對於史觀的歧異會逐漸擴大,最終不再認同彼此的立場。希望有朝一日,兩岸能共同客觀地編列共同歷史教科書,在敘述民國時期的中國大陸歷史是客觀的史觀,消除彼此對於歷史的歧異,建立同等的價值觀念,避免族群對立或是戰爭再次發生。
讀過英人伯蘭特羅素於1920年代寫的《中國問題》,中國自明、清朝以來,接收西方的制度與觀念,在清末與民初時期,習夷之長而制夷,力圖改變中國當時的社會問題與面對西方國家,而中國在1930-1940年代,產生了短暫的黃金發展時期,那時的中國是中西文化交匯,並把西方文化與制度融合在中國文化裡面,也盼望中國大陸與臺灣的社會演變,皆能夠走上類似的方向,甚至更希望兩方能夠彼此繼續交流與融合文化,揉合出適合中國大陸與臺灣這個文化圈內的社會型態。
中國文化與社會之所以迷人,乃因對於人的講求—五常:道、德、仁、義、禮還有從《易經》衍生出來的治國政策、建築制度、生活禮儀、宗教哲學,與所發生過的事情是不斷持續累績與演變,這些事情至今都是可以繼續觀察得到,也可以從中體會到不同的觀點與制度,諸如春秋諸子百家、不同朝代的帝王對於社會治理的方式。對於近代百年以來的中國人,如能拾回這些社會科學,並且進一步利用目前的科技去實證這些中國社會科學,從文化傳播還有文化發展的角度來看,我相信中國社會以及東亞文化圈將會是相得益彰的。
*作者為公司經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