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正理觀點:我對108課綱的看法及建議,兼論兩岸教科書的異同(二)─歷史部份

2022-02-15 07:00

? 人氣

作者建議,108課綱歷史教科書應將增加東亞史篇幅,包含適度增加中國史、介紹東亞各國的歷史及其間互動,並納入與台灣有關的歷史。(Pixabay)

作者建議,108課綱歷史教科書應將增加東亞史篇幅,包含適度增加中國史、介紹東亞各國的歷史及其間互動,並納入與台灣有關的歷史。(Pixabay)

本文是繼拙文〈我對108課綱教科書的看法及建議(一)——國文部分〉而寫的。有關課綱問題的爭論,歷史部分遠比國文部分複雜、嚴重得多,並已歷經20幾年。因而,有必要先簡短回溯此一爭論過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從國府遷台至今的高中歷史課綱修訂過程

無可諱言,全世界各國歷史教科書的編寫都和政治有關。台灣也不例外。編寫教科書的問題通常並不是有否違背史實,而是究竟什麼要寫,什麼不寫;什麼要寫多一點,什麼少一點。台灣的問題也一樣。

以高中歷史的教科書為例,1949年國府遷台之後,台灣的歷史課本只教中國史及世界史,並未教台灣史。因而,直到蔣經國推動本土化、民主化,又決定解嚴之後10年,也就是在李登輝擔任總統後期,從1999年開始實施88課綱,才在19單元的中國史中編入4單元關於台灣的歷史。台灣歷史部分由此獲得大約10%的教科書篇幅,中國史部分從50%減為大約40%。

陳水扁擔任總統期間開始推動95課綱,從2006年起開始實施,主要的改變是台灣史獨立成1冊,原先的中國史及世界史分別從2冊縮減為1.5冊。台灣歷史部分佔教科書的篇幅比率由此躍增為25%。中國史稍減為37.5%。原本民進黨預定還要推動98課綱,但因馬英九當選總統,政黨輪替而遭到擱置。馬政府擬議代之以「微調」的101課綱,卻引發嚴重的社會抗爭及法律訴訟,最終不了了之。

2019年,小英政府又推出108課綱。不過這次的變動較大,歷史課綱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由於時代的進步,教育當局決定增加一部份新的學科,同時縮減一部份學科的必修課程,改而增加一部份選修學程。對歷史教學而言,直接的影響是必修從8學分減為6學分。同時,必修歷史教科書從原先的4冊減為3冊,分別是台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中國史部分又改為「融入東亞史的脈絡中」,或稱之為「中國與東亞」。

20220101-總統蔡英文發表「2022新年談話」。(蔡親傑攝)
總統蔡英文任內推動108課綱,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一部分。(資料照,蔡親傑攝)

108歷史課綱造成的變動及影響

在108歷史課綱調整的變動中,台灣史部分的篇幅及教學時數中雖然沒有增加,但因總篇幅及教學時數減少,佔比從25%增為33%。中國史部分的篇幅及教學時數卻被大幅刪減。如果再加入「融入東亞史的脈絡中」的因素,減少就更多了。我粗略估算,佔比降到只剩20-25%之間。

中國史部分降幅如此之大,當然引起許多人不滿,有人稱之為「去中國化」,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將之上綱到聲稱「執政黨無權篡改歷史」,我個人認為就不免過份了。新課綱雖然刪一部份與中國有關的歷史,並沒有扭曲史實,不能說是篡改歷史。再者,修訂課綱是課綱小組的事,卻把一個不適當的罪名按到執政黨頭上,更是不宜。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