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彰化縣國小教師黃鵬霖向教育部陳情,指出國小社會科課本收進賴桑(賴倍元)在大雪山造林的故事,讓學生混淆了「經濟造林」與「復育天然林」的觀念,應將該篇課文刪除。由於陳情透過了立委,教育部迅速責成國家教育研究院回應。國教院表示,日後將檢視課本的相關故事,盡可能避免爭議。
黃鵬霖老師發現教科書課文有問題,勇於向教育部陳情,是一件好事。但假如他沒有透過政治人物為之,這件陳情案可能也不會引起教育部的注意與媒體的重視。就整件事情來看,黃老師勇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值得其他老師的效法;但他的提議可以再商榷,因為也有學界人士認為,賴桑的做法並無不可。比較之下,國教院從避免教科書爭議的角度來平息這事件,顯得沒有切中要點。
教科書爭議避免得了嗎?假如避免不了,國教院避免爭議的做法豈不就是不可能的任務?在遭遇類似爭議時,真正重要的應是如何來面對及處理。
在一個異質性高且尊重多元的社會當中,由於社會成員有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背景、歷史經驗、身分認同、價值信念和專業角度,在許多基本觀念及事實的認定與評價上,自然不容易達成共識。
再者,教科書內容常是掌握政治權力者的禁臠,執政者可能會透過教科書來傳遞及推廣自己偏好的意識型態,我國這二十年來政權轉移多次,這種情形大家耳熟能詳,也不必多說。教科書擺脫不掉政治的干擾,也不免地會讓其內容成為爭議的焦點。
即使教科書能避免政治的干涉,由於它們的內容是以社會主流的認知與信念為基礎,也很難避免非主流族群的質疑。何況還有人想在教科書當中置入「進步」的觀念,這樣的企圖不引發紛擾也就難了。
近來發生的教科書爭議可說明上述的觀察。
我們教科書當中認為很難懷疑的生物演化論,某些宗教人士並不以為然,他們只是沒有發聲而已。在美國,演化論在教科書當中的採定,早就引發了創世論者的不滿,爭議歷久未歇,還上了法庭;即使是看來中立的數學教材內容,都會因諸多因素引起熱議。
歷史教科書的內容引起爭議,在我國、日本和韓國幾乎是家常便飯。在我國,大家似乎都認為,誰掌握了政治權力,誰就可以影響歷史教科書的內容;臺灣史與中國史的比例、中國史的定位、內容選擇、史觀、甚至用字遣詞,向來就容易勾動整個社會的神經。國語文教科書中,文言文及白話文所占比例也引起討論,爭議涉及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影響及文化認同問題。
太陽花學運引起的爭議,到今天也未平息。早有高中公民課教科書將之編為教材;有人支持,但也有團體痛批「違法暴力變教材」。高一公民課本中,多放了執政黨政治人物的照片,也引起了一番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