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據分析看見臺灣經濟發展的突破點
中研院經濟學研究所的楊子霆助研究員及其研究團隊(註:共同作者為中央銀行林依伶。),分析實際數據後發現,實質GDP僅能反映國內生產數量,不代表國民消費能力。特別是近十五年來,臺灣經濟仰賴「資通訊產業」出口,而此類產品價格在全球競爭下已愈來愈低;大眾想消費的民生物品,卻因「原油價格上漲」愈來愈高,造成「實質薪資」的成長大幅落後「實質GDP」的成長。若要突破關卡,加強發展以人才價值為主的產業,是改變現有困境的方向之一。
GDP成長=薪資成長?
近十五年來,臺灣經濟發展有個很奇特的現象,就是實質GDP(亦即實質產出)持續成長,但實質薪資卻停滯。根據主計總處的資料,在二○○二年以前,每工時實質GDP與每工時實質薪資成長趨勢類似。但二○○二年以後,實質GDP持續成長,實質薪資的成長卻幾近停滯。(圖1)
許多人認為這個現象代表經濟成長果實分配給「受雇勞工」的比率愈來愈少,即「受雇人員報酬」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即「勞動報酬份額」)下降。
然而,分析實際資料後顯示,勞動報酬份額的確從一九九○年代初期開始下滑,但在實質薪資開始停滯的期間,亦即二○○二年以後,就停止下降趨勢,並在百分之四十二上下波動。(圖2)換句話說,造成近年臺灣出現實質GDP成長、實質薪資卻停滯的原因,可能不是勞動報酬份額下滑。
薪資成長幅度為何落後於GDP?
首先,人們通常只關注當期領到、可以立即用來消費的「薪資報酬」。但勞動報酬涵蓋「薪資」及「非薪資報酬」;非薪資報酬包含:雇主為員工支付的保險費、退休準備金提撥、資遣費、職工福利金等。
隨著全民健保、勞退新制的實施,「非薪資報酬」的比例已愈來愈高(圖3),像是勞健保、退休金提撥也是「勞動報酬」的一部分,卻沒被算在實質薪資之內。忽略這部分的變化,將會高估實質薪資成長「落後」實質GDP成長的幅度。
更重要的是,很多人忽略「實質GDP」與「實質薪資」其實是兩個不同的經濟概念。實質GDP衡量的是「生產力」,旨在估算國內「生產數量」;而實質薪資則是在衡量「購買力」,代表勞工薪資所能換取的「消費」數量。為了能跨年度比較,實質GDP與實質薪資都是排除「物價變動因素」後產生,如此才能正確比較各年間的國內生產力(即實質GDP)與勞工購買力(即實質薪資)。
每工時實質GDP代表「每單位勞動所帶來的生產量」,而每工時實質薪資代表「每單位勞動的薪資可以換到的消費量」。因此,這兩個經濟變數在計算過程中,是分別除以不同的價格指數進行物價調整──「GDP平減指數」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前者代表的是「生產品價格」,後者代表的是「消費品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