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瀚興觀點:從華夏子民到島夷海寇,簡評所謂「故宮臺灣化」

2018-07-21 06:40

? 人氣

作者認為故宮院長陳其南所提的「故宮臺灣化」,必阻礙文物展覽進程,減低人員的研究熱誠與出路。圖為台北故宮博物院。(風傳媒)

作者認為故宮院長陳其南所提的「故宮臺灣化」,必阻礙文物展覽進程,減低人員的研究熱誠與出路。圖為台北故宮博物院。(風傳媒)

日前內閣改組,故宮博物院陳其南部長走馬上任,說出「故宮臺灣化」的豪語,稱避免「臺北故宮」難以在地化的「缺憾」,筆者以為大謬。

如何使故宮臺灣化?最前進的做法,莫過前台大刑法教授林山田,他的《德國胡思錄》認為:假設臺灣獨立,故宮國寶,則基於兄弟情誼,則應全數歸還中國,不得貪戀「不義之財」。統獨走向,見仁見智,然而,林教授方案可行性低;況且,鼎器珍寶,拱手讓人,何不乾脆些,開城請降,面縛輿襯?

或謂:改名乃避免與中國北京故宮混淆,無涉政治云云。筆者試舉一例:在北京、臺灣、香港皆有商務印書館,上開各書局各有千秋:北京有「漢譯世界名著」,臺灣有王雲五先生出版的「人人文庫」,香港則為知名連鎖書店,另有香江人文薈萃的諸多著作,何苦削足適履,各推北京化、臺灣化、香港化?又有誰會將上開書店混淆?是以,筆者以為故宮臺灣化,不僅破壞先前國際聲譽,更屬庸人自擾,不足為訓。

或謂:「臺北故宮」,矮化我國際地位,更名為民主意志的體現云云。話說:宋室南渡,因為憎恨金人,所以人主書寫「金」,都只寫「今」,不願寫世仇國號,妃嬪亦復如是。啊!原來,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精神勝利法,宋人早有「發明」。試想:雖有岳飛中興之將,然高宗非中興之君,改改稱謂,還不是得鞠躬哈腰?承前,即便更名為「臺灣故宮」,展品仍不脫:秦皇漢武,唐宋明清,更名與更展,除自欺欺人外,畫地自限外,又有何效?

北宋女詞人李清照與她的夫婿趙明誠,於北宋末年時,收集金石古玩,未料,金人入寇,古董不及搬遷,最後僅有十五船精選者,得以隨之南渡;不幸,卻仍遭金人劫掠,官府充公,夫婿趙君病逝,李君真是「淒淒慘慘戚戚」。承前,故宮文物如何於對日抗戰時搬遷,之後又輾轉來臺,不知背後有多少無名英雄?比起私人搶救文物,力有未逮的李清照,由國府擔此造福子孫的重任,中華民族是何其幸運?況且,故宮珍貴文資,造就無數專才,諸如:版本學權威,昌彼得教授,獨步於世界,享譽士林。試想:有文物無人才,故宮國寶僅為玩意兒;有人才無文物,則系紙上談兵,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然今,故宮臺灣化,必將阻礙文物展覽進程,減低人員的研究熱誠與出路,其影響之鉅,豈能任性而為?

最末,《雞肋編》一書中:記載孔子曲阜舊宅,即便是如董卓、黃巢等賊寇,尚且秋毫無犯;等金人進犯,卻化為煙塵,並指孔子塑像罵:「誰叫你說夷狄有君?」典出《論語》,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意指,華夷之分,應以服膺華夏文化為準,非以種族區分;然金人誤解孔子意涵,以為說蠻夷「沒有君主」,遂為焚琴煮鶴之舉。承前,臺灣主要多數人民,乃漢人後裔;而故宮文物,乃中原文明瑰寶,身為華夏子孫,豈能自居蠻夷,成了連雅堂筆下的「島夷海寇」?「故宮臺灣化」,願他永遠只是名詞,而非動詞!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作者為律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