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聯合國的「中國」席次已逾半世紀,澳洲智庫「洛伊研究院」18日發布分析報告指出,中國在聯合國體系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而中國也利用這點來擴大自身影響力,推動「命運共同體」全球治理願景,以淡化普世價值來支持國家至上,不過中國的付出並非都能得到想要的結果。
該報告由洛伊研究院(Lowy Institute)非常駐研究員、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馮康雲(Courtney J. Fung)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候選人林成翰(音譯,Shing-hon Lam)共同撰寫,從贊助聯合國運作、提名人選擔任要職、大會及安全理事會投票模式、官方文件納入中國論述4面向分析。
報告表示,聯合國愈來愈依賴中國的大方貢獻,中國則藉此來提升其在聯合國體系的地位,但中國在參與聯合國上仍具選擇性,且中國的努力付出不見得能成功轉變成影響力。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第2758號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PRC)成為「中國」席次的唯一合法代表。
不過在加入聯合國的初期10年,中國因其內部文化大革命的動盪,在聯合國內是隱居模式,而在表決時,會出席會議,但不投票,以此傳遞反對霸權的態度,卻不會表態阻擋議案。由於當時的戰略利益有限,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被貼上「看窗外大使」標籤。中國當時也鮮少使用否決權。
隨著推動改革開放,中國以投棄權票的方式重新參與聯合國事務,並於1982年首次資助維和任務,且在1980年代派出首支維和部隊。《聯合國憲章》第7章授權聯合國安理會,決定對恢復國際安全與和平採取軍事或非軍事行動,無須當事國同意,使得中國起初在相關表決選擇棄權。
NEW RESEARCH:
— The Lowy Institute (@LowyInstitute) December 18, 2022
-- Mixed report card: China's influence at the United Nations -- @CourtneyFung and @shinghonlam evaluate data on funding, staffing, votes and language to consider whether China's attempts to influence the UN have had success. https://t.co/Fpi8wBlxYO pic.twitter.com/soCYaN1tV3
藉UN推行「命運共同體」
1990年代末期,中國轉為在特別情況下,支持在未獲得當事國同意下,授權安理會決定進行維和任務。中國改革開放後,參與聯合國成為其外交政策重要的一部分,顯示中國從過去的被動參與,轉變成積極參與多邊組織,而中國想透過聯合國內部改革,來執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願景。
報告指出,「命運共同體」內容含糊且包羅萬象,而中國想藉此來展現其獨裁制度優於民主制度,並讓中國在靈活的全球夥伴網絡中扮演重要角色,透過「對話、不對立、不結盟」模式,帶領各國共同追求國際和平與安全,和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夥伴達到「合作共贏」。
報告亦稱,中國主張的「新多邊主義」訴求所有國家一起塑造世界未來、制定國際秩序,以及管理全球事務,且中國在此提出的「民主」是扭轉西方主導狀態,認為所有國家不論政權形式或資助能力,都應平等參與諮詢。不過中國仍是以權力階級角度出發,把各國區分成「強權」、「大國」、「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