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還同時兼任特斯拉及航空公司SpaceX的執行長,坦言自己近來分身乏術,將物色推特執行長人選。但他也表示,他認為不會有繼任者,「沒有人想要這份真正能讓推特生存下去的工作」。
I will resign as CEO as soon as I find someone foolish enough to take the job! After that, I will just run the software & servers teams.
— Elon Musk (@elonmusk) December 21, 2022
誇口要保護「言論自由」卻發現沒這麼簡單
《經濟學人》指出,對馬斯克這樣天天製造自動駕駛汽車和太空火箭的人來說,運營推特與保護言論自由似乎是很簡單的事情。他自稱為「絕對言論自由主義者」,也曾形容政治正確是文明的最大威脅之一,而他收購推特的原因是,擔心推特已被左翼人士佔領。在同意購買該平臺後不久,他解釋了他的管理方法將是維護「合法的言論自由」。
在實踐中,馬斯克不斷發現言論自由權與其他權利容易互相衝突,逐漸限縮了言論自由的範圍。例如,保障言論自由的同時,有可能侵犯人身安全。11月,馬斯克表示,基於對言論自由的承諾,他不會封禁在推特上發布他私人飛機行蹤的帳號。但12月14日,他的2歲兒子被一名瘋狂的跟蹤者尾隨騷擾,讓他改變主意。
此後,推特不僅暫停該公佈飛機起降資訊的帳號,同時還增加禁止暴露他人實時位置的社群規範。馬斯克發推表示:「任何對任何人的實時位置信息進行人肉搜索的帳號都將被暫停,因為這是違反人身安全的行為。」
Last night, car carrying lil X in LA was followed by crazy stalker (thinking it was me), who later blocked car from moving & climbed onto hood.
— Elon Musk (@elonmusk) December 15, 2022
Legal action is being taken against Sweeney & organizations who supported harm to my family.
除了以安全名義限制言論,他還一反先前態度,主動打擊仇恨言論。在那之前,馬斯克已讓長期反對跨性別者權利、煽動國會暴動的用戶重返推特,於是平臺上的仇恨推文增加了幾倍。而馬斯克打擊的方法是,讓人們仍可以看到仇恨言論內容,但推特不會增加這些推文的觸及率,也不會在其旁邊投放廣告。於是11月,仇恨推文的瀏覽量比他接管推特前減少了三分之一。
後來,為了阻止用戶外流,推特又在12月18日表示,將禁止人們在推文或帳號簡介放上臉書、Instagram等競爭平臺的連結。也就是,不允許用戶利用該平臺,推廣其他社群媒體。然而當被質疑是否會違反市場競爭原則,馬斯克道歉並恢復了人們在這方面的「言論自由」。
馬斯克大鬧推特帶來的兩大教訓
《經濟學人》認為,馬斯克大鬧推特帶來了兩大教訓。第一,應與內容審核保持一定距離。審查推文的人還同時負責提高用戶參與和廣告業績,只會適得其反。Meta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很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在2020年將臉書(Facebook)最大的審核難題外包給第三方獨立組織「監督委員會」負責,以決定誰的貼文該被下架。
第二個教訓是,內容審核與限制言論本身,沒有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即使由馬斯克這位「技術王」來做,也是一樣。言論自由不是一個受物理定律約束,只要有足夠多的工程師通宵達旦,就可以一起破解的問題。這是一個兩難的麻煩,需要進行複雜的權衡取捨,而且難以讓所有人都認同。因此社群網站在這方面更應該保持謙遜和透明度。
馬斯克花費440億美元,做了一次代價高昂的實驗,這短短的兩個月彷彿是言論自由原則的公開速成班,馬斯克展現了保護網路言論所涉及的權衡取捨。從某種意義上,他讓全世界看見了這兩大教訓。
矽谷的一些創業家總是迫不及待想打破既定的做事方式,但這些教訓也表明科技人的自負受到了磨練。正如加密貨幣愛好者最近學習到的慘痛教訓一樣,馬斯克和「絕對言論自由主義者」們也將因此更明白,為什麼人類幾個世紀以來對言論自由爭論不休仍沒有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