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駿觀點:智利政變50周年歷史教訓

2023-01-02 07:00

? 人氣

智利新憲公投9月4日闖關失敗,支持新憲的民眾感到失落。(資料照,美聯社)

智利新憲公投9月4日闖關失敗,支持新憲的民眾感到失落。(資料照,美聯社)

1973年9月11日智利陸軍總司令皮諾契(Augusto Pinochet)將軍成功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民選的阿彥德(Salvador Allende)政府,綜觀近50年來的變遷,本文從三個時期探討三個面向的歷史教訓首先是皮諾契1973年9月11日政變成功起到1990年3月10日卸任總統止,如何透過「芝加哥男孩」(Chicago Boys)推動新自由主義創造經濟奇蹟。其次是1990年3月11日智利回歸民主政治後執行轉型正義過程中追求法律與政治平衡的困境。最後是2019年10月6日智利爆發「社會動亂」(Estallido Social)以來,如何從對新自由主義反撲演變為2022年9月4日憲法草案公投失利,導致就職僅半年的博里奇總統(Gabriel Boric)淪為「跛腳鴨」的窘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威權總統創造經濟奇蹟

首先探討皮諾契擔任總統期間如何創造經濟奇蹟。所謂「智利奇蹟」(Miracle of Chile)係由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家傅利曼(Milton Friedman)提出,描述1980年代智利在皮諾契統治時期的經濟快速成長,其主因在於由「芝加哥男孩」主導的自由經濟改革,但傅利曼也認為智利是特例而非通則(Chile is an exception, not the rule)。 傅利曼及其子弟兵雖成功說服皮諾契以「斬斷狗尾」(cut the tail of the dog)的決心忍痛對抗嚴重通膨,但「智利奇蹟」相當程度歸因於皮氏以威權手段排除障礙,大膽重用在美國訓練的優秀人才。

皮諾契統治期間延攬了25位芝加哥大學經濟所的畢業生主導財經事務,那些被重用的「芝加哥男孩」幾乎都出自發展經濟學家哈柏格(Arnold Harberger)教授門下,經由他的引介傅利曼加入智利的經濟改革。1973年智利政變後,皮諾契總統被告知一群反對阿彥德政府的經濟學者在同年5月已悄悄準備了一份名為「磚頭」(El Ladrillo)的機密經濟計畫,之所以如此稱呼因為報告長達189頁「厚如磚頭」。根據1975年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調查報告,該計畫是與中情局合作制定的。

哈維(David Harvey)在2020年出版的《反資本主義編年紀事》(The Anti-Capitalist Chronicles)書中指出「無論是就問題的性質還是問題在政治上得到處理的典型方式而言,智利最近的[社會動亂]事件看來都具有代表性。因為早在1973年,智利就成為新自由主義轉向的先行者之一。」 《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的作者戴蒙(Jared Diamond)則認為1973年之後的智利「確實有選擇性變化且變化重大。它先打破了長期以來盡量減少軍事干預的傳統,接著大刀闊斧斷然改變經濟策略,採取徹底放任的態度,解決了長期遊走在干不干預經濟之間的緊張關係。當軍事干預政權無法逆轉時…[雖然]恢復了民主政體,但保留了軍方引入的自由市場經濟改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