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分析師認為美國主動開戰毫無道理,但其實中國的掠奪式重商主義,很久以前就開始影響美國的經濟,一直逼得美國必須做出強硬回應。中國對美國發動的經濟戰,早在多年以前就已在檯面下開始,比如偷竊智慧財產權、強制技術轉移、無視自己在世貿組織上做出的承諾,繼續實行進口替代,以及讓美國出錢茁壯中國的製造業。
中共高層不太可能沒想過怎樣的手段才能最有效削弱美國產業實力,只要美國產業不斷外移,長久下來,美國整體製造業實力一定會削弱。這樣的傷害在和平時期也許還能承受,但局勢一旦動盪,就會為美國帶來災難。
如今北京已經發現,美國開始認真守護自己的利益,不會再讓中共繼續利用美國的科技來升級人民解放軍;也不會讓中國繼續用拉攏美國企業的方式,來傷害美國的國家利益。
美中之間的「科技戰」往後將繼續影響兩國之間的關係,但還有一個更大的歧見是台灣問題。這兩大強權對台灣問題的立場,除了同樣希望避免戰爭以外,幾乎完全不同。
習近平明確表示希望積極吞併台灣,而且即使他最近再次強調希望能夠和平統一,依然不放棄武統的可能性。自毛澤東以來,每一位中國領導人都主張統一台灣,並且將其視為「神聖使命」。而習近平是歷史上第一位擁有強大軍力,可能可以打贏台海戰爭的領導人,即使美國協防台灣也不例外。
美國一直堅持「一中政策」,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唯一合法代表中國的政府;但對於台灣,美國並未認同那是中國的一部分。此外,從華府的角度來看,「一中政策」有個前提,那就是北京與台北當局能夠以台灣人民接受的方式解決兩岸問題。
但台灣人民並不想成為下一個香港和澳門。這使美中兩國在台灣問題上無法達成共識,而且越來越難用政治方法解決兩岸爭議。
美國在這個問題上必須步步為營,與日本等盟友一起加強軍事硬實力,防止中國對台動武;同時也得找出方法,阻止北京利用灰色地帶不斷侵蝕台灣的民主,其中最大的威脅就是侵占台灣海峽。
一方面我們可以理解,美國為何至今為止已經投入大量資源,準備應對最壞的狀況;但另一方面,讓中國明白,它對台灣的恐嚇威脅將付出重大代價也非常重要。
*作者為本文原刊《銀行家雜誌》157期,經授權轉載。台灣金融研訓院外籍特聘研究員;譯者為廖珮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