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走向與病毒共存,但全球震盪刻不容緩,經濟、產業、金融、生醫科技未來趨勢走向會是如何?風傳媒邀請各產業頂尖指標人物,探討2023年值得關注議題,帶領讀者把握機會與趨勢!
2/23(五)風傳媒暨新新聞《贏向新世界》社慶論壇,限額免費索票→https://events.storm.mg/campaign/2023SMCF_1/
2020年新冠疫情大爆發,為台灣帶來翻天覆地的轉變,它讓科技業繁榮,但也讓餐飲業、旅遊業面臨大蕭條;與疾病高度相關的生醫產業,更是站在第一線面對疫情衝擊,其中一項改變,就是遠距醫療的普及。
疫情帶動醫療科技進步,加速台灣實現遠距醫療
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生策會)副會長楊泮池表示,不確定性是新冠疫情給醫療產業的重大挑戰,因為新冠病毒前所未有,診斷與治療都是問題。與此同時,為了避免感染風險,遠距醫療必須普及化。以前醫生看診要望聞問切,與病人近距離接觸,但疫情爆發後,醫生得透過穿戴式裝置與攝影機診斷,不接觸病人就知道症狀,並決定要採行的治療。
楊泮池表示,以前人們認為做不到遠距醫療,但為了應對疫情的挑戰,人們就在摸索中學會遠距醫療,現在台灣也有許多穿戴裝置的公司,提供遠距醫療的解決方案。而台灣半導體、感測器、面板技術名列前茅,加上雲端運算技術,讓遠距醫療得以實現,帶動生物科技的進步與醫材的演化。
另一項改變是診斷。新冠疫情若能愈早被診斷出來,就能採取必要的隔離措施,也能愈早治療。原本的PCR要一兩個小時才能知道結果,但現在已縮短到15分鐘。楊泮池指出,台灣快篩技術其實很好,但受限於法規,所以初期只能買韓國的快篩,「錢被他們賺走了。」楊泮池進一步表示,疫情能帶動整體醫療科技進步,例如遠距醫療與智慧醫療,而新的療法不只對新冠有用,也能應用在其他的疾病,例如癌症,但台灣常受到法規限制,應該要與時俱進,主管機關也不能只管理,還要顧到發展,對台灣生醫才有幫助。
台灣生醫下一步:不只精準醫療,更要「精準健康」
除了疫情,若我們將眼光放遠,可以看到精準醫療是台灣發展的重要技術,也被政府列為六大核心產業之一。精準醫療指的是,透過基因定序等生物技術,針對每位病患的基因特性「量身打造」療法,精準用藥,提升治癒率與降低副作用。
但楊泮池表示,自己更希望發展「精準健康」。楊泮池解釋,精準醫療是依照病人的基因選擇藥品,但從醫學倫理來看,精準醫療不能作為產業,因為病人生病,「我們會希望他們儘快恢復健康,而不是從他們身上賺錢,這不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