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伯泉觀點:華語留學產業評鑑形式主義與警總化

2023-02-17 06:50

? 人氣

大學、校園、教室。(資料照,林旻萱攝)

大學、校園、教室。(資料照,林旻萱攝)

華語是全球第2大語言,只有台灣與中國以華語為主,中國專制,台灣民主,因此華語留學是台灣獨特產業,有護城河的教育觀光戰略產業。其次中美貿易大戰連動政治經濟結構改變,台商回台設廠,台積電等半導體擴廠。但是在少子化海嘯的人口結構下,台灣的勞動結構已經不是缺工而是「嚴重缺工」。這三個結構因素交錯下,2022年國安會與國發會要求教育部、僑委會倍增外國生來台成為台灣未來的中階技術幹部,「華語留學產業」的重要性清楚浮現,一個新觀念也更清楚顯現。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新觀念:正常的私立大學一間都不需關門

過去的社會觀念是台灣的大學太多,應該把大學關掉,因此教育部2022年新公布退場條例要把專案輔導的私立大學關掉。但同樣是2022年的社會新觀念是只要是正常的私立大學,一間都不需關門。這是兩極繽紛矛盾的有趣時刻。因為孔明草船借箭(擴大招收僑外生來台的華語留學)是台灣的國家安全與經濟再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草船借箭的主力船艦就在私立大學,因此正常的私立大學一間都不需關門。國立大學招生壓力低動機低,草船借箭的效率低。準此,從新觀念出發,就可看到完全不同的視野,也可看到教育部政務官的施政可再精進之處,本文僅例舉3個擴大招收僑外生華語留學的障礙。

華語留學障礙1:華語中心境外招生資格評鑑的形式主義與扭曲

筆者在「台灣華語產業的反向乖離與華語中心查核的合理性」(風傳媒2022.07.05)清楚指出:教育部要進行華語中心品質查核,但筆者發現教育部公文的「查核品質低」,僅以查核項目之一的華語教師資格為例,教師資格就出現4種不同的版本,這是「查核品質低」的事實。筆者再發現這不是「臨時的偶然錯誤」,而是「錯誤故意運作多年」。教育部的華語教師資格規定是華語系所或華語認證都可以,但評鑑單位評鑑華語中心的實際操作卻是只看華語認證,故意錯誤評鑑各大學華語中心很多年。

今年年初筆者受邀擔任H大華語中心自我評鑑委員。H大華語中心自我評鑑報告記載符合資格的華語老師似約有10人。另一位評鑑委員善意指出:真正實際評鑑時,這10位華語老師只有4位符合資格,因為評鑑時,華語教學系所畢業者都不符合華語老師的專業資格,但非華語系所畢業者只要通過一個連華語教學實習都沒有的所謂認證考試,就是符合華語教學專業資格。按此推理H大屆時無法通過評鑑,因為10位華語老師只有4位符合資格?

評鑑後在H大餐廳,筆者私下詢問這位很有經驗的評鑑委員:教育部白紙黑字寫華語系所或華語認證都可以,為何實際評鑑時,只有華語認證被承認為符合資格的師資?這位評鑑委員說,這是「評鑑內規」。在旁的H大副校長當場很不以為然,怎麼可以這樣?這位評鑑委員說,評鑑單位召集開會時,就是有這樣的內規,他可以反應意見,但是他只有1票。另外,這位評鑑委員也提到,過去幾年評鑑設定的通過率低。而沒通過的大學,往往就是最需要通過華語評鑑,以擴大招收外國生以求活路的大學。上述事實顯現所謂的第3方評鑑單位並非公正的第3方,其可能為了增加評鑑業務收入,有意無意地降低華語中心評鑑通過率。如同錯誤扭曲華語老師資格只有華語認證,以便增加教育部華語認證考試的報名人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