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對朱立倫極其重要,因為朱立倫即使想選總統,就算朱立倫宣布參選總統,都只能立刻遭到侯友宜和郭台銘支持者的批判,政治生命立刻會毀滅。因此,對朱立倫來說,在郭台銘尚未表態前,最好的策略便是藏身在侯友宜的身後,展現支持侯友宜的表面姿態。如此一來,朱立倫便能間接利用侯友宜現有的高聲量,進而排擠或排除其他黨內的競爭者或批評者,進而爭取更多時間。
在郭台銘表態參選且相當程度社會聲望受到重挫後,朱立倫已經沒有立即處理郭台銘參選的問題,因此只要讓國民黨能統一意見在由黨主席徵召的名義下,朱立倫就能使自己處於最為關鍵,某種程度人人爭捧的制高點。確實,完全沒有百分百的道理要舉辦初選,但恐懼因初選而分裂,進而因恐懼分裂而拒絕初選,轉向由黨主席徵召,朱立倫作為黨主席便獲得最為關鍵最為重要的黨權。
站在朱立倫的角度,最有利的態勢,便是放任黨內亂成一團,甚至郭台銘的支持者轉去批評侯友宜,侯友宜的支持者轉去批評郭台銘,偶而朱立倫再出來扮演和事佬。只要侯友宜和郭台銘持續處於耗損的狀態,朱立倫就能盡可能地持盈保泰。當然,朱立倫明確知道自己的形象極差,因此並不尋求立即的改善。
朱立倫不會去否定郭台銘參選總統的可能性,即使郭台銘已經在社會形象上受到重創,朱立倫也不會否定郭台銘,甚而會鼓勵郭台銘繼續努力。只要郭台銘努力,期盼郭台銘選總統的支持者才有可能批評侯友宜。同樣的,侯友宜因為民調高和深獲民代普遍支持,侯友宜既然如今不敢表態,坊間也多認為侯友宜直到六月才可能表態,朱立倫便能把握侯友宜在六七月民調可能墜落的機會。
歸根結柢,全台灣最熟悉侯友宜的就是朱立倫。從朱立倫的視角,侯友宜面臨的障礙並不少,自己完全不需要主動成為侯友宜的障礙。剛好相反,表態支持侯友宜並藏身於侯友宜身後,能讓朱立倫借力使力,獲得最大的政治能量以及最無庸置疑的政治制高點。但民調隨時可能變化,2月到6月能發生很多事。朱立倫既然無法也不具備阻擋侯友宜的能力,只能等待侯友宜自己產生變數。
從九合一大選結束後,直到2月,陸續出現林奕華由大安區落跑或轉進成台北市副市長,以及國民黨籍台北市議員試圖落跑或轉進爭取立委提名等事件,這些必然讓國民黨背負落跑罵名的諸多情況,朱立倫都選擇不介入。朱立倫既未介入或嘗試影響林奕華轉任台北市副市長的人事案,也坐視議員轉進爭立委。但對侯友宜來說,光離開新北市已有壓力,當落跑立委團的母雞更是場災難。
從朱立倫的視角,侯友宜如果想選總統,只能通過被朱立倫徵召一途。因此,朱立倫相對掌握了主動權,侯友宜則是處於相對被動的位置。侯友宜如果辭職新北市長再去選總統,在辭掉新北市長一職後,將出現市長補選的尷尬窘境,換句話說,在投票選侯友宜當總統前,全台灣會先目睹新北市民選新北市長。即使國民黨籍的新北市長候選人能順利誕生,侯友宜作為總統候選人在民進黨的集體炮轟下,勢必處於無比尷尬的境地。而倘若新北市長補選是在爭議聲中,進而在侯友宜競選總統期間,竟出現新北市藍天變綠地的情況,雖然不必然等同於侯友宜會在總統選舉中落敗,但侯友宜總統夢恐怕也已耗損一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