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左正東對BBC中文說,歐盟委員會官員的強硬發言反映了兩個訊號,第一是中國大陸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第二是中國與歐盟關係越來越密切,尤其去年12月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 (Charles Michel)在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以及今年2月中國中央外委會主任王毅出訪歐洲對法國、意大利、德國等歐盟重要國家釋放善意。
「台灣過去幾年在歐盟的外交突破主要在議會層面,以及中東歐小國如立陶宛,但處理整個對歐盟的外交舉措,就需要幾個主要大國有共識。這些國家最近都與北京有密切互動,這對台灣在歐盟尋求突破當然會有蠻大的阻礙。」
BIA談判零進展
歐盟是台灣最大的境外投資者,佔總外國直接投資(FDI)25%,台灣在歐盟的FDI存量則佔台灣所有對外投資的2.1%。台灣政府長期推動與歐盟簽署BIA,冀把雙邊貿易關係制度化。
2015年歐盟執委會一份貿易政策文件指與中國協商投資協定,並會與香港和台灣"探索開啟投資談判」。2020年執委會與中國完成全面投資協定(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談判,但因新疆、香港等人權議題交惡而凍結協定,也沒開啟與對台經貿談判。
歐洲議會自2021年在多份報告中,敦促歐盟委員會啟動與台灣BIA的前置作業,包括風險評估、公眾諮詢和範圍界定工作。葉皓勤指出,只有進行了前置作業,以實證方式評估BIA的經濟效益,歐委會才有依據決定是否與台灣進行談判。
前歐洲議會政治顧問、台灣國立東華大學助理教授馮儒莎(Zsuzsa Anna Ferenczy)也對BBC中文說,歐盟委員會官員在前置作業啟動前,就一錘定音指台灣歐盟不需要BIA,「這已經不是關於經貿本身,而是政治表述」,如果台灣政府想推進BIA,不應讓相關討論高度政治化,「我明白BIA對台灣外交很有象徵意義,但現在雙方都應該回到投資本身」。
她說以歐盟的「一中政策」和27國成員的複雜性,短期內很難與台灣簽訂「台歐盟雙邊投資協定」,但雙方在再生能源、電子科技產業、研究、文化等領域還有很多務實合作空間,而且每個國家都可以與台灣發展雙邊貿易關係。「不只大國可以塑造歐洲台灣關係,小國也可以扮演重要角色,就像立陶宛。歐盟不僅僅是德國和法國,就好像我們處理亞洲關係時也不僅僅是中國,還有印度、台灣。」
台灣大學教授左正東則指出,比照北美國家,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沒有打開新的市場,而加拿大在跟台灣談投資協定,也沒有突破世貿(WTO)慣例,還是遵照先中國大陸、後台灣的做法。「如果連美國、加拿大跟台灣談經貿協議都是這種狀態的話,歐盟的可能性更低,一來有27個成員國,二來與北京的關係又更密切一些,當然現在是比較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