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陳羋妡觀點:台灣第一小黑犬帶路,尋找前輩畫家筆下的台南風華!

2023-04-01 05:50

? 人氣

位在南科園區內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收藏並展示考古團隊在南科所挖掘出距今5000至300年前的遺物和遺跡。博物館並以其中的犬隻遺骸為藍本,模擬製成逼真的小黑犬模型,成為博物館最佳代言。(作者提供)

位在南科園區內的「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收藏並展示考古團隊在南科所挖掘出距今5000至300年前的遺物和遺跡。博物館並以其中的犬隻遺骸為藍本,模擬製成逼真的小黑犬模型,成為博物館最佳代言。(作者提供)

近年有關南科的議題很夯,除了台積電進駐,國科會的資料也顯示2022年南科產值已超過1.42兆台幣。亮麗成績之外,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南科還有全台灣最密集的考古遺址,存在距今約5000年前先住民生活遺跡、以及有黑犬為伴的證明…,現代科技與古老文明的交會讓南科別具魅力!然而,這種榮耀感仍難掩我台南朋友們臉上一絲鬱卒,主因最近台南負面消息太多了,甚至被外界形容成「盛產黑金」,這讓家族世居台南、對家鄉感情深厚、總是以府城文史底蘊為傲的朋友們,情何以堪?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開發南科驚見大量考古遺物 地上20年搶救地下5000年

南科」的全稱是「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台南園區」,座落在台南市新市區、善化區和安定區交界之間,總開發面積達1043公頃。因為在園區開發過程中發現很多古物,於是從84年底開始,國科會、中研院等單位積極展開調研,陸續發現了82處遺址,並在其中30多處遺址進行大規模的搶救發掘,所出土的考古遺物和遺跡,數量之大在台灣考古史上前所未見,「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也由此成立,位於南科園區內。

考古挖掘期間,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宋文薰(左1)和黃士強(左3)兩位教授,由南科考古計畫主持人、中研院史語所臧振華教授(右2)陪同,到屬於大坌坑文化的南關里東遺址參訪。(作者翻攝)
考古挖掘期間,台灣大學人類學系宋文薰(左1)和黃士強(左3)兩位教授,由南科考古計畫主持人、中研院史語所臧振華教授(右2)陪同,到屬於大坌坑文化的南關里東遺址參訪。(作者翻攝)

經過近20年的努力,考古隊搶救出來上百萬件陶器、石器、骨角器等文化遺物,以及植物種子、動物骨骸等生態遺物,還有墓葬、溝渠、灰坑等遺跡,從中辨識出考古學10個文化期相,年代範疇涵蓋距今5000年前左右到約300年前,分為最早的大坌坑文化、牛稠子文化、大湖文化、蔦松文化、西拉雅文化和明清漢人文化。

南科考古出土的遺物和遺跡,可分為10個文化期相。右圖是屬於蔦松文化期的鹿角刀柄,這標本是截取鹿犄角分歧處,以犄角中最寬處加以修磨,並在表面刻滿幾何紋和人面紋,人面表情生動。(作者提供)
南科考古出土的遺物和遺跡,可分為10個文化期相。右圖是屬於蔦松文化期的鹿角刀柄,這標本是截取鹿犄角分歧處,以犄角中最寬處加以修磨,並在表面刻滿幾何紋和人面紋,人面表情生動。(作者提供)

原奇美廠挖出古老遺物 台灣第一小黑犬吸睛

這麼多年來,南科始終是建廠和搶救文化資產並行,期間在奇美電子LCM廠(現在的群創光電)棄土中發現了大坌坑文化菓葉期的遺留,考古隊定名為「南關里」遺址,年代距今5000~4200年前,具有相當高的文化資產價值。另一有趣的亮點是,考古隊還在此遺址挖掘出4具犬隻骨骸,骨架保存完整,且其中兩具擺放方向朝南、和擺放人體的頭向相同,研判生前與主人關係密切,可能被視為社群成員,這也是現今台灣最早養狗的證據,堪稱「台灣第一小黑犬」。牠們穿越了數千年時空來到南科,似乎身負守護南科建廠和發展的任務,博物館特別做了隻逼真的「小黑」非常吸睛,而以小黑為藍本的各種逗趣造型,也成為南科最知名的公共藝術!

南科的「台灣第一小黑犬」除了是博物館「代言犬」,還設計製作成逗趣的公共藝術,是南科園區內知名的拍照景點。(作者提供)
南科的「台灣第一小黑犬」除了是博物館「代言犬」,還設計製作成逗趣的公共藝術,是南科園區內知名的拍照景點。(作者提供)

西拉雅原住民活躍 漢人文化首移台南

根據文獻記載,在明清漢人尚未大規模移入台灣拓墾前,台南平原是原住民西拉雅族主要活動地區,在南科園區就發現了高密度屬於西拉雅的文化遺留,包括貝類及動植物遺留,各式硬陶器、瓷器器皿,鐵器也增多。而來自大陸閩、粵地區的漢人,早在400多年就以台南沿海一帶為根據地、輸入商品,台南也是漢人最早進入台灣開墾的地方。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