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宗逸觀點:不求戰不畏戰,柯文哲為台灣未來國防戰略設下新標準

2023-05-02 06:30

? 人氣

20230418-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訪美行來到波士頓大學演說。(取自柯文哲臉書影片)

20230418-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訪美行來到波士頓大學演說。(取自柯文哲臉書影片)

民眾黨主席、擬總統參選人柯文哲,結束21天的訪美行。此行最重要的,就是柯文哲在美國暢談他的兩岸、外交與國防政策,談到國防政策時,柯文哲說道:「民進黨求戰、國民黨畏戰。民進黨求戰卻不備戰,『每天叫老半天也沒做什麼準備』。」此語一出,挑動執政民進黨的敏感神經。對柯文哲訪美一事採取「低調不理踩」態度的民進黨,突然針對「求戰」一詞暴跳如雷,大陣仗開記者會攻擊,先吃柯文哲「豆腐」,表明「樂見民眾黨與民進黨看法一致」,同時撇清「民進黨從來不求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從民進黨的激烈反應,可見「求戰」一詞已成執政民進黨最大國防負擔。台灣的國家安全,在執政民進黨運用特定媒體,形塑「戰雲密佈」氛圍、對外卻成天大談「和平保台」、「民主保台」等等矛盾說詞,顯見民進黨在國家安全與人民福祉間,已找不到最大公約數,只能用自相矛盾、邏輯錯亂的口號來鞏固基本盤選票。

事實上,「不求戰、不畏戰」確實是台灣歷任民選總統的共同語言,從陳水扁、馬英九到蔡英文都或多或少提過。而國防政策思維的其「延續性」,柯文哲談「不求戰、不畏戰」,也可顯示其對於執政、掌舵國家安全體制的穩健步伐之起手式。攻擊柯文哲的陣營,常謂其僅有台北市治理經驗,沒有全國性治理概念。但是柯文哲是台灣所有總統擬參選人中,第一個提出具體國防戰略思維的人。

「不求戰、不畏戰」遠較民進黨提名賴清德所說、不知所云的「和平保台」、「民主保台」具體且有邏輯。民進黨的執政術,就是在戰爭與和平間,用強勢話語詮釋權,任意跳躍兩邊,創造言語矛盾中「雙贏」之氣氛。例如「民主可擋子彈、選票可擋飛彈」等名言。就是訴求民粹、用台灣安全來恐嚇民意,要台灣公民「非民進黨不可」,沒有民進黨就沒有台灣安全。但是,同時又在反邏輯的語言塑造下,強調「民主選票」就可以當成台灣武器,台灣只要當美國印太戰略的「民主燈塔」即可,台灣不必付出太多代價。這種矛盾、沒有邏輯的施政思想,一向是民進黨贏得選舉的利器。但是,真的遇到「實打實」的政策對決、要認真面對困境時,民進黨這個華麗的選舉機器,就遇到障礙而無法發揮效用。而柯文哲提出實際、可施行又簡單的國防概念,就讓民進黨雞飛狗跳。

「勝利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敵人不會自己垮台」,這是連小學生都知道的基本常識。台灣要能夠自主防衛,就要有宏觀的國家安全戰略觀。「提昇戰力、做好準備」是執政者的「基本功」,也是歐美各國對台灣抵禦中國侵略意圖的「評估指標」。美國派遣教官來台訓練、改革,以及國防授權法直接撥款給台灣買武器,事實上都是在幫助台灣「自助」,台灣必須先「自助」才有「天助之」。這個淺顯的道理,卻常常在民進黨寵信的國防、國安高層隨口幾句話,就敷衍過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