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頓在幾個禮拜後加入呼籲警惕AI的陣營。事實上,他擔心科技公司會為了ChatGPT、Bing等服務的激烈競爭,而疏忽、放寬對研發使用AI的約束,這恐怕會引發一連串倫理問題。谷歌AI負責人狄恩(Jeff Dean)發表聲明表示:「我們仍然致力於對AI採取負責任的態度。我們將繼續學習理解新出現的風險,同時也將大膽創新。」
奠定聊天機器人核心技術,直到發現危險
辛頓來自英國,1972年在愛丁堡大學攻讀研究所時,他踏上研究AI的漫長旅程。他的研究重點是人工神經網路(neural network),一種模仿生物神經網路結構的計算模型,可透過分析資料來學習。當時很少有研究人員相信這個點子可行,但後來這成為他畢生鑽研的技術。
1980年代,辛頓在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任電腦科學教授,但後來去了加拿大,因為他不願接受美國國防部的贊助。當時美國絕大多數AI研究都是軍方贊助,辛頓強烈反對將這項技術運用於戰場──他稱這無異於創造「機器人士兵」。
2012年,辛頓與兩名學生──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克里謝夫斯基(Alex Krishevsky)──開發了一個人工神經網路,它具備分析數千張圖像,學習識別花、狗和汽車等常見物體的學習能力。之後,辛頓與兩名學生創建了科技公司DNNresearch,採用人工神經網路的突破性技術。
Dr Ilya Sutskever FRS is elected a 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He has been a major contributor to several of the most disruptive advance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rom object recognition to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RSFellows https://t.co/G0LuuwkW01 pic.twitter.com/tq7lFjSRYy
— The Royal Society (@royalsociety) May 12, 2022
神經網路正是催生出OpenAI的ChatGPT、谷歌Bard等聊天機器人背後的奠基性技術。2013年,谷歌花了4400萬美元(約13.5億元台幣)收購辛頓等3人創辦的公司。辛頓的學生蘇茨克維2015年與馬斯克等人共同創立了OpenAI。
2018年,辛頓與法國科學家楊立昆(Yann LeCun)、加拿大科學家本希奧(Yoshua Bengio)因對神經網路研究的重大貢獻,共同獲得資訊學界最高獎項圖靈獎(ACM Turing Award),他們3人也因此被視為「AI教父」或「深度學習教父」。
與此同時,谷歌、OpenAI和其他科技公司積極開發,能從大量數位文本中學習的神經網路。那時辛頓對AI的未來抱有無限憧憬和美好期待,但2022年隨著谷歌和OpenAI利用大量資料構建超強AI,辛頓的觀點也發生重大轉變。他雖然認為這些AI模型在某些方面仍不如人類大腦,但它們在其他方面正在超越人類的智力,未來恐怕將會取代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