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丹,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影響許多生命、許多學生、許多醫療專業人員。」—蘇萊曼(Bushra Ibnauf Sulieman)
烏克蘭、阿富汗、葉門、敘利亞、海地、緬甸之外,今年4月全世界又多了一座人道災難煉獄:蘇丹。4月15日,蘇丹兩大軍閥在首都喀土穆(Khartoum)爆發激戰,讓一個4600萬人口的非洲第三大國、500萬人口的城市陷入無止境的殺戮與破壞。
滔天動亂之中,常見典範人物。25日,蘇丹裔美國籍醫生蘇萊曼(Bushra Ibnauf Sulieman)在喀土穆自家庭院,被一群盜匪包圍,以利刃刺殺,享年49歲。蘇萊曼不是政治或軍事領袖,不算名流;蘇丹內戰爆發至今已奪走近600名平民性命、造成約4000人受傷,但這位「平凡」醫師的遇害分外令人感傷。
蘇萊曼其實可以不死。他的父母親於1970年代初期以難民身分來到美國,他出生在愛荷華州,早年隨父母來往於美國和蘇丹,唸過兩地的醫學院,從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畢業後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Brooklyn)、威契托(Wichita)與愛荷華市(Iowa City)執業,醫德醫術口碑極佳,深受病患與同事愛戴。
換言之,這位醫師在美國擁有安穩優渥的事業,連四個孩子都是在美國出身。但蘇萊曼始終心懷故土,除了與美國的蘇丹裔社區緊密連結,也經常返回蘇丹。他一年數次的返鄉之旅從不空手,總是帶著大批醫療物資同行。他設法將醫藥送進蘇丹鄉村地帶,訓練鄉村助產士,安排心臟科醫師義診手術。後來蘇萊曼接下喀土穆大學(University of Khartoum)醫學院院長一職,顯然是要為蘇丹的公衛做更為根本的工作:培育醫護人才。
蘇丹其實是個文明古國,早在4000年前就有原始部落居住,曾經是古埃及王朝的重要部分,1956年1月1日宣布獨立,之後歷經多場成功與失敗的政變,直到1989年軍頭巴希爾(Omar al-Bashir)上台,政局才穩定下來。巴希爾集殘暴、貪腐、無能於一生,蘇丹經濟雖然一度受惠於石油出口及國際油價大漲,也吸引到中國的大手筆投資,但始終走不出「全世界最低度開發國家」黑名單。2011年南蘇丹在血腥內戰之後獨立,原蘇丹75%石油儲量劃歸南方,經濟更為困頓疲敝。
面對這樣的故鄉,蘇萊曼在2014年作出重大決定,遷回喀土穆定居。根本原因倒是相當個人化:他的父親罹患腎臟病,必須洗腎,但希望留在喀土穆終老。2018年12月,蘇丹情勢丕變,民眾對巴希爾的殘暴、貪腐、無能忍無可忍,大舉走上街頭抗議(包括許多蘇萊曼的學生),勇敢面對政府軍警的殘酷鎮壓。翌年4月軍方順勢發動政變推翻巴希爾,7月與反對運動陣營達成協議,9月組成過渡政府,民眾上街歡慶。蘇丹在獨立逾60年之後,看似終於走上民主轉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