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祥觀點:侯友宜與賴清德勝敗的十大關鍵

2023-05-16 06:40

? 人氣

2024總統大選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在十個關鍵點上,比國民黨最可能徵召的侯友宜略佔上風。(資料照,顏麟宇、林俊耀攝/影像合成:風傳媒)

2024總統大選民進黨參選人賴清德在十個關鍵點上,比國民黨最可能徵召的侯友宜略佔上風。(資料照,顏麟宇、林俊耀攝/影像合成:風傳媒)

國民黨本週徵召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料將雀屏中選,代表國民黨打一場艱難的選戰。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集黨內寵愛於一身,歷練豐富,民調領先;國民黨政黨支持度略遜一籌,黨內整合猶待完成,如何能助侯一臂之力,使其打敗強敵,確是艱難挑戰。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2016及2020國民黨連敗兩場大選,一方面是時運不濟,備受反中風潮颶風吹襲,前一次受318學運刮起的反親中狂潮侵擾,後一次受香港反送中抗爭波及,致使有「和中」形象的國民黨立於必敗之地。另一方面是候選人條件不足,洪秀柱因立場極端而被換下,朱立倫主席匆忙上陣無力挽回劣勢;上一次選舉推出韓國瑜,他明顯欠缺國家領導人素養,又飽受「落跑」之說轟擊,最後狂敗收場,再遭罷免解職。

這回總統大選,國民黨所處的客觀情勢變好了,候選人的主觀條件變優了,與民進黨的民意支持度相差無幾,不無一搏實力。無論是政黨聲望,還是候選人條件,賴清德相對於二連勝的蔡英文,差距都很明顯。因此,賴清德並無必勝把握,侯友宜不無當選機會,端視今後七個月雙方攻防策略與效應而定。

侯友宜與賴清德決戰勝敗的關鍵性因素至少有十個:

1、外部環境:相對於前兩次大選,台灣目前的外部環境明顯惡化,儘管美國與國際對台灣的支持聲浪大很多,但中共對台灣的軍事壓力增強很多,海峽中線的默契消失了,軍機繞台與圍台軍演成家常便飯,幾已滑向兵凶戰危邊緣。許多民眾興起危機感,憂心戰禍臨身,台灣毀於一旦。

2、和戰選擇:台灣已陷入戰爭險境,有些民眾深以為憂,有些民眾懵然無感,有些則不以為意。這次大選後如果民進黨繼續執政,中共在和統無望與台獨猛進的思慮下,是否採取軍事冒進行動,海內外擔憂迫在眉睫者眾。另有一些民眾認為不足為慮,因為在美國威嚇之下,共軍不敢輕舉妄動。如果認為民進黨繼續執政將招引戰爭,而換上國民黨執政可以避戰者比較多,則有利於侯友宜當選。反之則有利於賴清德。

3、對中之道:台灣目前主張即刻統一與法理台獨者其實只有少數極端分子,多數人傾向於維持現狀,但究竟和中抑或抗中有利於現狀的維持,兩方仁智互見。主張和中者被對方視為投降派;主張強力抗中者,則被對方視為挑釁中共。和中與抗中的選民分布狀況,將影響選民的投票行為,如果抗中意識減弱而和中主張成為主流,則有利於侯友宜當選,反之則對賴清德有助益。

4、對美之道:和中抑或抗中,背後牽涉究竟應該親美還是疑美的態度分野。民進黨和賴清德對疑美期期以為不可,國民黨和侯友宜則傾向認為台灣不能成為強國的棋子,適度的疑美是必要的,有利於台灣戰略自主地位的確立。目前民眾強烈親美者居多數,民進黨親美根深蒂固,國民黨則刻意塑造不但不反美且獲美國樂見執政的印象。民眾的態度與評斷將影響投票取向。

5、換黨期許:民進黨全面執政七年,民眾評價不一,可確定的是,民進黨的支持度遠不如昔日選舉時的盛況,而且執政以來的諸多作為都引起負評,執政包袱相當沉重。一些原來的支持者跟反對者同樣興起換黨執政的念頭。期盼換黨執政的民眾越多,越不利於賴清德勝選。

6、國政對策:台灣當前諸多內內外外問題深重,不乏棘手難決者,如外交困境深重、國防積弱不振、經貿關係越來越孤立、產業過度集中於半導體、國債急速爆增、能源政策走入困境、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勞健保瀕臨破產、年輕人處境艱難、少子化與高齡化同步而來、高教節節崩落,凡此問題都需有高明對策與非常魄力才能善處。候選人不能只在畫大餅,必須有具體對策,才能贏得民眾青睞。

7、領導評價:國家領導人首先必須得到多數民眾的信任,其過往紀錄、人格特質、行事風格、政策取向以及穩定大局、促進團結的能力,選民都會嚴格審視。侯友宜穩定性與務實性高,賴清德敏捷度與表述力強,誰的領導力獲得較多選民肯定,允為投票抉擇的主要考量。

8、三角對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為了壯大政黨聲威,使黨獲得豐厚的成長激素,必定使出渾身解術力量競選,可在中間選民及年輕選民中瓜分兩黨選票。一般認為,民進黨已經和柯文哲切割清楚,他和國民黨的票源重疊度較高,不過,在年輕選民群中,柯文哲得票越多,對賴清德傷害越大。因此,侯友宜和賴清德都會設法將他邊緣化,以期穩固票源。如何在三角對陣中減少我方的損害而加大彼方被瓜分的票源,將是兩黨候選人選戰策略重要的考量。

9、基層支撐:總統大選與立法委員選舉同時進行,基層的動員與搶奪激烈而徹底。另一方面,縣市長是基層動員的主力,他們發揮的輔選作用最為可觀。兩黨在這次立委選舉中的競爭中固然不分軒輊,但以現有立委席次分配狀況而論,民進黨明顯居於上風。縣市長則恰恰相反,國民黨囊括絕大多數縣市,所能產生的輔選威力不可同日而語。兩黨及總統候選人對基層的拉動力將對大選產生重大影響。

10、偶發事件:這次大選的攻防重點勢必以國家安全與是否換黨執政為攻防重點,雙方立場多已呈現,候選人的優缺點與陰暗面也多已明朗化,不易有出人意表的事實揭發與論點陳述。比較可能產生預期之外殺傷力的反而是選舉過程中爆發的偶發事件,或者是被揭露的陰暗內情,比如政黨或候選人涉及的特大不法或是特殊案件。先前陳水扁靠兩顆不明來路的子彈當選連任,這次大選是否出現預想不到的偶發事件,就讓大家拭目以待了。

在這十個關鍵點上,民進黨和賴清德目前略居上風,贏面較大,但國民黨一年多來積極補強短板,重塑形象,已有後來居上績效,侯友宜長期以來累積的踏實與可信任形象也深入人心,正式開戰後的爆發力不容小覷。總的說來,這場大選過程中的拉鋸必然激烈,勝負尚難判定。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本文原刊《美麗島電子報》,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