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中國央行連續第九個月維持利率不變。與此同時,央行發表聲明稱,中國並未出現通貨緊縮,不過該行承認需求疲軟使通膨率保持在較低水平。
中國央行表示,新冠疫情的「傷痕效應」尚未消退,居民收入預期還在恢復,青年人就業壓力較大,消費復甦動能的可持續性面臨挑戰。
去年年底政府突然取消嚴格的新冠防疫規定所引發的興奮情緒導致服務支出激增。但今年4月份,這種服務消費熱潮似乎已失去動力。
儘管代表消費情況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4月份同比大增18.4%,但如此高的增幅主要歸因於去年同期比較基數低,當時上海長達兩個月的全市封控擾亂了供應鏈,打擊了全國消費者的信心。
這一結果也低於此前接受《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測的成長20.5%。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環比僅成長0.5%。
服務支出一直是經濟復甦的主要驅動力,而商品支出則落後。周二的數據顯示,這種分化在4月份繼續存在,家用電器、家具等商品的銷售仍然低迷,而餐飲業的消費勢頭繼續增強。
工廠活動的表現也令人失望,4月工業增加值環比下降0.5%,反映出由於西方國家的零售商在通膨上升的情況下減少了新訂單,出口需求疲軟。
包括製造業、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在內的固定資產投資成長在4月份意外放緩,今年1-4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僅成長0.4%,較去年0.9%的微弱成長率進一步放緩。
今年1-4月,全國不含農戶的固定資產投資同比成長4.7%,增速較1-3月的5.1%放緩,也低於此前接受《華爾街日報》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的5.3%增速。
房地產行業繼續對經濟構成拖累,該行業在2022年大部分時間裡遭遇了大幅回落。今年1-4月,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6.2%,降幅比第一季度的5.8%擴大。
在勞動力市場,中國城鎮調查失業率連續第三個月下降,4月份降至5.2%,為2021年底以來的最低水平。不過,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中國問題經濟學家盧姿蕙(Louise Loo)表示,這一好消息被青年失業率連續第四個月上升所掩蓋。在新冠疫情之前,青年佔到了服務業就業人數的近40%。
盧姿蕙說,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們認為經濟復甦是由服務業帶動的,然而青年失業率達到20%的事實確實表明這種復甦動力不會持久。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付凌暉周二說,今年夏季高校畢業生人數可能再創新高,「穩定和擴大青年人的就業仍然需要持續加力」。
在北京,Yao Jiaoqing上個月辭去了咖啡館的咖啡師工作,因為她無法再忍受這份月薪還不到人民幣3,000元(約合431美元)的苦差事。
Yao說:「多年來,我一直在問自己,『我們為什麼要工作?』」2018年大學畢業後,她曾在電信和線上旅遊行業從事過不同的工作。27歲的Yao說,之前在大公司當會計的「小角色」讓她感到筋疲力盡,隨後她辭去了這些工作。她被咖啡店的工作所吸引,因為那裡不需要加班。
Yao說,據估計,她的同齡人的失業率可能比官方數據顯示的還要高。
Yao表示,看著周圍年齡相仿的朋友,大約三分之一的人現在沒有工作。她說她只想躺平。躺平是一個頗為流行的網路詞語,大意是指退出緊張激烈的名利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