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石油在今天是個問題,那麼二十年後,將會是場噩夢。—傑瑞米.里夫金
油價從2014年年中起崩跌,在某種程度上讓人想起冷戰的最後一幕。那時是1986年,沙烏地阿拉伯厭倦了他們控制伊斯蘭世界的最大絆腳石—伊朗,決定自行增加石油產量,想抽多少油就抽多少油。據說,這是美國在背後下的指導棋,因為美國拒絕承認1979年什葉派學者何梅(Khomeini)領導的伊朗伊斯蘭革命(Islamic Revolution),該革命推翻了美國的堅定盟友,亦即當時的伊朗國王巴勒維(Mohammad Reza Pahlavi,1941∼1979年在位)。沙烏地阿拉伯的舉動導致石油每桶價格暴跌,蘇聯的原油出口收入銳減,而其他計畫性違反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生產配額的國家(像是委內瑞拉)也遭到波及。
兩年後,伊朗政府尋求和平,結束與伊拉克自1980年以來的戰爭;五年後,蘇聯解體。沙烏地阿拉伯在1985年也曾對戈巴契夫(Gorbachev,1985∼1991年任蘇聯總書記、1990∼1991年任蘇聯總統)玩過同樣的把戲,沙國在華府的鼓勵下,突然增加石油產量,直到蘇聯破產為止。委內瑞拉這個高度依賴原油收入的國家,也遭受油價下跌之苦。1989年,委國經濟因收入低迷而崩潰,導致人們走上街頭,衝突造成數百人死亡。
油價暴跌也帶來其他後果。1990年7月,伊拉克總統海珊在巴格達會見美國駐伊拉克大使格拉斯比(April Glaspie),並抗議油價太低。格拉斯比回應道:「在美國,有很多人樂見石油價格上揚。」一週後,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珊此舉可以解讀為受到美國慫恿,因為他認為科威特本來就是伊拉克打仗領土的一部分,只是英國為了滿足對石油的渴望,而任意將科威特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伊拉克希望獲得科威特的油井,好增加產出、取得最大的經濟利益,進而支付兩伊戰爭期間產生的債務。伊拉克的債主國更是鼓勵並幫助伊拉克打仗,以滿足自身的利益,然而日後與伊拉克反目成仇的也正是這些國家(尤其是美國與英國)。第一次波斯灣戰爭就是因此而起。
與此同時,沙烏地阿拉伯自身的經濟已然崩潰,導致以「純正伊斯蘭」(Islamic purity)為號召的基本教義派(fundamentalism,又稱「原教旨主義」)愈來愈受民眾歡迎,而阿富汗年輕戰士賓拉登(Osama bin Laden)也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