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金的主體是人壽,這是一個能跟國泰並列的台灣最老牌金融企業集團,但多年來經營績效是瞠乎其後,三不五時傳出財務風險,長期名列金控績效末段班,偶有起色又欲振乏力,今年首季更成為唯一虧損的金控;公司治理不佳則是經過金管會「認證」,差勁到要出手撤掉吳的董事長職務。
早期如吳東進受宏達電自建品牌的「感動、感召」而讓新光進大買股票,結果買在最高點,一檔股票就虧損60億元,還有不時搶占媒體版面的「2個女人的戰爭」、獨董李勝彥緊咬重批吳東進禮聘來任總經理(後擔任副董事長)的李紀珠、「管不住的女兒」等,都讓業界看笑話之餘,也凸顯公司治理與領導能力的問題。
最後就是「牆倒眾人推」,支持吳家60年的創業家族「吹起革命號角」,自家兄弟不挺,小股東也不愛(聽聽股東會上小股東的發言就看得出),傳統挺公司派的外資也不支持。對掌握經營權者而言,最是務本之道還是經營績效─白話文就是賺錢多多,再來是公司治理上軌道、夠透明,作到這2點,持股就算少,股東還是會讓經營階層繼續經營─看看台積電就知道了。
附帶一提,薑未必是老的辣,50歲出頭的洪士琪帶領板倒近80歲的老江湖,或許可讓國內嚴重老化的家族企業想想「傳承」2字─雖然最後擺出的董監陣容仍是「老氣橫秋」、新任董事長陳准舟猶年長吳東進5歲,令人遺憾。
至於監理單位金管會,在這次經營權爭奪戰中,不論「內心深處」是否偷偷期望狀況不斷的原經營者乾脆下台最好,但在監理作為上算是守住應有的中立角色,並未理會吳東進的「管管老三」要求,也沒趁機落井下石再電公司派,值得肯定。台新金也算聰明自制,在「金金分離」原則上並未被抓到把柄,沒給金管會出難題。不過從新光金變天,外界多認為公司績效與治理可望提升來看,監理單位對金控、金融機構的經營權更替─不論是合意或惡意,是可以有寬廣一點的尺度,不必一味視之為毒蛇猛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