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中國海關總署公布5月貿易數據,出口意外大跌,外界憂心中國經濟表現不如預期。但除了中國經濟與全球經濟走緩的憂慮外,更值得關切與憂心的是:這是不是顯示「半球化」已有進展?
根據中國海關的統計, 5月中國出口2835億美元,同比下降7.5%;進口2176.9億美元,同比下降4.5%。進出口總額為5011.9億美元,同比下降6.2%,整體表現算是出乎外界意料的差。
這個數據、這種表現,很可能同時印證2件事:一個是全球經濟比原先預期的還弱,另一個是中國今年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將不如預期。而這2件事,又可能相乘相加。
去年11月中國放棄清零政策,今年首季經濟成長率4.5%,優於外界預期,各界對中國今年的經濟成長抱持偏樂觀態度,預估全球成長率可望達5-5.5%左右,最樂觀者甚至認為有望達6%。不久前IMF(國際貨幣基金)在《亞太地區經濟展望》報告中就預估中國今年成長率5.2%,對全球經濟成長貢獻34.9%,持續作為亞太地區以及全球經濟成長主力。
只是在4月後似乎未能維持首季的勁道,經濟表現與復甦力道走弱。在大型經濟體中,中國的進出口比重算是相當高,出口占GDP比重可達2成左右,進口占比17%左右,許多進口是在加工後再出口。5月出口大跌,可以視為反應出全球經濟弱勢,經濟不佳則需求差,看看亞洲那些出口導向的國家,台灣、韓國、越南等出口都衰退,單月減幅甚至以兩位數計。
而反過來看則是,今年全球經濟更難寄希望於中國經濟了。大部份人對2008年金融海嘯後,中國經濟支撐全球經濟成長、扮演「救世主」角色已耳熟能詳,但這次的疫情後復甦,外界認為中國經濟已不可能再扮演救世主。即使如此,中國經濟還是可貢獻3分之1的全球增長。只是從中國經濟走弱來看,怕是連3成的貢獻都未必有了。
不過,更值得注意與重視的不是單月或短期數據的高低增減,而是貿易結構的改變。
多年來,美國與日本一直是中國最主要的出口市場,或是時常彼此為對方的最大貿易夥伴等。但從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科技戰,2020年新冠疫情引發的「安全供應鏈」考量,地緣政治之爭日益激烈;2022年爆發俄烏戰爭再強化地緣政治因素,相關國家的貿易結構也在改變中。例如,去年歐盟取代中國成為美國的最大貿易夥伴;對中國而言,今年前5月對美日出口都減少,對歐盟、東協則增加,東協取代歐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
中國與東協貿易增加應該受到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議)生效上路的帶動,這顯示RCEP的上路,確實對中國有相當重要的意義,讓亞洲各國的經貿與中國綁得更緊,對沖美國貿易孤立中國的潛在威脅。與俄羅斯的貿易增加幅度更達5成之多,這明顯是因歐美制裁俄,讓俄更依靠與中國的經濟關係。
隱約之間,似乎可看到,歐美日的貿易拉得更緊密,而中國則與亞洲周遭的鄰國、俄羅斯等一起,有人稱此為「從全球化到半球化」─美國與中國各領導「那半球」。
雖然在整體態勢上看似乎有「往半球化走」的趨勢,但真實情況可能更複雜。從國際政治、安全上看,「半球化」似乎已在形成之中;但全球經濟貿易上,則離「半球化」尚遠,中國與歐美之間的貿易額仍高、經貿往來仍密切;同樣的是東協與歐美貿易與經濟往來也是非常密切,貿易數據並不支持半球化的看法。
因此雖然有人已宣布「全球化已死」,或是稱全球化大幅倒退、逆全球化進行中等,不過實際情況與經濟數據都顯示,除了少數領域(如半導體等尖端產業)可能逐漸「脫鉤」、走向半球化之外,大部份其它領域還是全球化─過去數十年全球化的經濟、貿易、產業融和已讓脫鉤成本過高、不易實現,這也是為什麼歐美最後的定調是:去風險而非脫鉤。
因創造「金磚國」而聞名、被視為全球化擁護者的投資銀行家歐尼爾,不久前受訪被問到全球化是否已死時,以「全球化沒有結束,但樣子已變」回答。這個回答在此也適用:對外貿易結構結構改變、「樣子變了」,但不是「半球化」,「全球化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