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大壩遭炸毀,基輔譴責俄羅斯釀「生態滅絕」!一文看懂這個詞的意思和起源

2023-06-12 19:00

? 人氣

2023年6月6日,居民從烏克蘭黑爾孫遭洪水淹沒的區域疏散。(美聯社)

2023年6月6日,居民從烏克蘭黑爾孫遭洪水淹沒的區域疏散。(美聯社)

在烏克蘭準備對俄軍進行大規模反攻之際,位於烏克蘭南部黑爾孫州的卡科夫卡水壩(Kakhovka dam)6日疑似遭到俄軍炸毀,大量河水潰堤威脅數萬人,聶伯河(Dnipro)下游區域的民眾被迫撤離。同日,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在推特用「生態滅絕」(ecocide)一詞形容該起事故,也讓這個源自越戰的詞彙再次受到各界關注。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6日在推特(Twitter)談及水壩爆炸事件時,將該事故稱為「野蠻的生態滅絕」、「俄羅斯侵略」、「戰爭罪」(war crime)及「恐怖主義」。同一時間,烏克蘭檢察官辦公室也針對此事展開「生態滅絕」調查,而瑞典少女氣候鬥士通貝里(Greta Thunberg)也使用相同術語來描述這起事故。

事實上,這並非烏克蘭人首次用此詞彙來描述俄羅斯的惡行。今年3月,烏克蘭在「為正義團結大會」(United for Justice conference)上主持一個關於「起訴環境戰爭罪」的小組討論時,「生態滅絕」一詞再次成為全球公眾輿論的中心。

2023年6月6日空拍照顯示,烏克蘭南部卡科夫卡水壩(Kakhovka Dam)附近的村莊已遭淹沒。(美聯社)
2023年6月6日空拍照顯示,烏克蘭南部卡科夫卡水壩(Kakhovka Dam)附近的村莊已遭淹沒。(美聯社)

最早源於越戰

9日,美國雜誌《外交政策》(FP)刊文對該詞彙的緣起展開了一番精闢解析。《外交政策》指出,「生態滅絕」(ecocide)一詞是由「生態」(ecology)和「種族滅絕」(genocide)兩個字組合而成,是由美國生物倫理學家高斯壯(Arthur Galston)於1970年請求美軍停止噴灑「橙劑」(Agent Orange)時所提出。

「橙劑」是美軍在越戰使用的一種落葉劑,旨在消除越南廣大叢林的覆蓋物,以便美軍作戰,但其副作用是造成廣泛的環境破壞,或所謂的「生態滅絕」。美國科學史學家齊勒(David Zierler)曾指出,「生態滅絕是蓄意破壞生態(或環境)的一種戰爭武器。」

在戰爭情境之外,「生態滅絕」也經常被拿來作為起訴漏油或其他廣泛環境破壞事件肇事者的罪狀。然而,儘管包含「生態滅絕」一詞的國際法並不多,但在某些特定的戰爭背景下,這些法規仍有機會產生約束力。哲連斯基把「戰爭罪」和「生態滅絕」兩詞並置於同一則推文中,即表明他期望後者也能成為伸張正義的法律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生態滅絕」不同於「焦土政策」(scorched-earth campaigns)。後者是指蓄意毀壞地面上所有一切的軍事策略,其中包含摧毀農作物、工廠和城市,以及任何可能對敵人有用的東西。而根據現行國際法,施行此種策略的行為者都將受到懲罰,但「生態滅絕」目前在國際法上尚無相關的明確規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