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掀起戰爭,加上美國和中國競爭及兩岸緊張局勢加劇,國內外媒體對台灣的報導多聚焦在爆發潛在衝突的可能性,不過《華爾街日報》記者王若羽和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特約記者墨德安均認為,台灣有其他題材值得被報導,但墨德安也坦言,有時仍需向媒體需求妥協。
卓越新聞獎基金會主辦、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協辦的2023亞洲新聞專業論壇10日登場,談論美國和中國對抗下的新聞專業,並邀請王若羽、墨德安(Adrien Simorre)、三立電視資深記者相振為和《聯合報》副總編輯郭崇倫討論台灣及外國媒體報導台海衝突的情況。
墨德安(Adrien Simorre)為了報導2020年總統大選而來台灣,之後因COVID-19疫情、香港情勢和兩岸關係緊張,就留在台灣至今。他提到,2019年來台時只有1位法語記者,隨著加拿大國際廣播電台(RCI)首度派遣駐台特派員,2023年在台灣的法語記者已有6位,但大多數為特約的獨立記者。
墨德安坦言,由於是特約身分,選題方面仍會考量媒體需求,因此報導會帶到媒體偏好的兩岸軍事、中國人權等議題,但也因獨立記者身分,更能融入當地生活,且學習中文,使得在台灣寫關於當地的報導會與從中國、法國報導台灣議題會有很大不同。
外國媒體報導台灣有盲點
墨德安指出,在中國的法語記者因不熟中文,必須依賴當地的助理,自然會影響到報導方式,而從台灣以外地區報導台灣相關議題,時常缺乏台灣人的聲音。他直言,法國媒體對台灣的報導偏好聚焦在戰爭爆發可能性、涉及經濟的半導體議題,且用親中、親美二分法看待台灣政治。
墨德安說,獨立記者偏好撰寫社會議題,可是這類題材較難被接受。已在《華爾街日報》有10年資歷的王若羽認同,台灣有除了軍事以外值得被報導的議題,並提到自己曾到馬祖報導斷網問題,「當地人很高興有媒體去採訪,聆聽他們的聲音」,而她也有報導COVID-19疫情期間,台灣發生的保單之亂。
回到關注台灣安全議題,曾到烏克蘭待了3周進行採訪的相振為指出,戰時間的採訪有許多規範和限制,與平常的言論及新聞自由不同,或許戰時政府能否監管媒體是台灣應思考的問題。郭崇倫認為,媒體在報導台海危機上有些誤讀。
郭崇倫強調,兩岸是否會發生衝突,是受到許多因素影響,不會只看像是提升武器等單一因素,而媒體對於中國的外交操作也有誤讀,即中國穿梭在俄羅斯及烏克蘭之間,是為了爭取歐洲支持,且中國是因反美而同情俄羅斯,美國則是錯失聯俄制中的時機。
比較台烏必須納入各種因素
郭崇倫說,在比較台灣與烏克蘭時,必須把各自內部因素納入考量,強調自己認同要從烏俄戰爭中學習,但不認同把烏克蘭應對俄羅斯侵略的方式照單全收,而要考慮各項因素。他亦稱,當認為民主進步黨(民進黨)親美,可是總統蔡英文和副總統賴清德先後擔任黨主席的民進黨其實有差異。
郭崇倫指出,美國對賴清德帶領的民進黨能否維持蔡英文時期的穩定、無意外狀態抱持懷疑,而中國國民黨雖表明與美國友好,但其內部有疑美聲音。被問到如何化解這些誤讀,他認為,當新聞工作者在報導時有這些意識,就是有助改善此問題的方法。
另外,墨德安稱,法國媒體是因價值觀而有立場,而非有政黨傾向,不像台灣媒體有明顯的政黨立場,因此當自己在閱讀台灣媒體報導時,都要思考其立場。他也說,台灣大企業和政府部門仍有介入報導資訊的情況,且軍事和半導體資訊相對不透明,加上英文內容不夠多元,這些都是在台報導遇到的挑戰。
由於愈來愈多外國媒體會派記者來台灣短期採訪,墨德安建議,或許台灣可考慮成立媒體中心,提供外國媒體協助,同時培養安排這些外媒記者採訪的助手(Fixer)人才。他認為,台灣有更多獨立、深度的報導,可能是應對資訊戰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