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全球1億觀眾見證柏林圍牆倒塌的〈自由頌〉音樂會
之後,就是一段又一段燦爛輝煌的樂章。伯恩斯坦指揮美國與歐陸各大樂團、舉行鋼琴演奏會、創作從交響曲到彌撒曲到百老匯音樂劇的各種曲式、以53場電視轉播「青年音樂會」(Young People's Concerts)啟迪感動無數音樂學習者與樂迷。不只在美國,伯恩斯坦成為另一個意義的「音樂之父」。
1989年12月25日耶誕節,伯恩斯坦來到柏林音樂廳(Schauspielhaus Berlin),那天的曲目是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的《第九號交響曲》(Symphony No. 9),伯恩斯坦已不知指揮過多少回,但那天他把最後一個樂章〈歡樂頌〉(An die Freude)改寫為〈自由頌〉(An die Freiheit),為什麼?因為那場音樂會是要慶祝柏林圍牆(Berlin Wall)倒塌,伯恩斯坦站上指揮台,帶領全世界20多個國家1億觀眾一起歌頌自由。
悠揚樂聲、繁忙事業之外,伯恩斯坦的私人世界卻有許多糾葛掙扎。他是同性戀者,卻在1951年9月與一位智利女演員費莉西亞.蒙提雷格(Felicia Montealegre)結婚,還生了3個孩子。但伯恩斯坦的性向衝突一直沒有解決,1976年,他覺得自己再也無法躲躲藏藏,決定離開費莉西亞,與一位古典音樂電台音樂總監柯斯藍(Tom Cothran)同居。
結果造成兩樁悲劇。1977年費莉西亞被診斷出罹患肺癌,伯恩斯坦回到她的身邊照顧她,但她第2年就撒手人寰,享年僅56歲,伯恩斯坦始終無法原諒自己。1988年,費莉西亞過世10周年,伯恩斯坦灌錄了一張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的《安魂曲》(Requiem),唱片封面是費莉西亞的肖像。另一樁悲劇,柯斯藍後來浪跡天涯、尋尋覓覓,1981年就因罹患愛滋病而離世。
兩樁悲劇對伯恩斯坦晚年的心境與風格影響至深。他最傾慕的作曲家是馬勒(Gustav Mahler),而他的一生也的確像一首後期浪漫派的交響曲,波瀾壯闊與幽深糾結兼而有之。他曾說他不可能像托斯卡尼尼一樣,一輩子就孜孜矻矻50部作品,「音樂家是一個美好的字眼,我會不斷嘗試,將這個角色發揮到極致。」
伯恩斯坦是個每天4包菸的老菸槍,多年來為肺氣腫所苦。1990年10月9日,大師終於累了,宣布從將近半世紀的指揮生涯退休。然而短短5天之後,他就因為心臟病發作而與遽逝,享壽72歲。入土長眠那一天,他的胸口放著一份馬勒《第五號交響曲》(Symphony No. 5)的總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