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汘瑈強調,MeToo是關於倖存者發聲,找出自己的聲音來訴說遭遇,「一旦我們給他們空間和安全感來說出遭遇,我們接著才能討論『這是MeToo性騷擾案件還是性犯罪?我們該如何應對?我們應如何教導大眾相關議題?若有不實指控,原控方是否要被懲罰?』」
「若濫用資源,只會從受惠於這個安全空間的真正倖存者手中,奪走空間和機會」,陳汘瑈向《中國專案》強調,「我們想要忠於運動本質,讓倖存者有發聲空間,且希望這能延續下去」。她坦言,近年來西方國家有愈來愈多女性勇於講述自己的遭遇,而台灣要發生的是文化出現根本轉變。
對犯案者配偶跟著陪葬很生氣
《中國專案》提到,台灣女性社會學家陳美華在其臉書上貼文,談論這次台灣MeToo運動的發展。陳汘瑈說,美國男星強尼戴普(Johnny Depp)的案例顯示,男性也會是關係中的倖存者,因此台灣的MeToo運動面對的挑戰是要更全面,用更全面的方式看待問題,來談論誰是倖存者和犯案者。
對於美國先前掀起MeToo浪潮時,台灣並未跟上,但這次開始此運動,陳汘瑈認為,台灣社會和民進黨都在經歷重組,「我想他們也足夠成熟能去面對這個問題與改革」。她提到,《人選之人:造浪者》像是在談論站出來當別人的「造浪者」,因此就算自己不是名人,也要為所堅信的事及正義挺身而出。
陳汘瑈稱,自己觀察到這次台灣MeToo運動有2件事,即有些人開始真正的自我反省,但也有不少犯案者透過濫用法律及威脅提告,讓倖存者再度受到創傷,「讓我很生氣的是,這些犯案者的配偶不得不出來一起道歉,跟著『陪葬』。這些犯案者做出不當行為時,從沒想過其所愛或要負責任的人的感受」。
陳汘瑈直批:「現在他們把所愛的人拖下水,當成人肉盾牌,這是身為女性最生氣的事。」她也說,這場MeToo運動如同照妖鏡,它讓自己看見誰有恐懼、誰有惶恐、誰悲憤、誰澄澈、誰見獵心喜、誰有如釋重負,而誰沒有。她坦言,自己有預料到酸民的回覆,而酸民的留言再次造成創傷。
「我覺得自己一再受傷,但我知道自己要保持韌性。我知道必須支持運動,一部分是為了其他人,一部分是堅信自己沒做錯任何事」,陳汘瑈也否認自己是在大選期間掀起政治操作,「事實上台灣每年都有選舉,沒有真的『良好』時間點讓我站出來。所以唯一的事實就是我被傷害了,犯案者不應逃避其所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