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睽違多年的聖嬰現象重返地球、世界各地酷暑難耐之際,美國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凱瑞(John Kerry)18日在北京的人民大會堂分別會晤了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與國務院總理李強。
美國氣候問題特使約翰・凱瑞(John Kerry)上週在華府曾對國會議員表示,他希望與中國在減少甲烷排放、逐漸淘汰煤炭、打擊毀林行爲等三方面透過談判取得進展,並且督促中國制定更嚴格的氣候目標,包括提前碳排放量達到峰值的日期。凱瑞還說,拜登政府對中國政府的目標是實現 「穩定」,「如果可能的話,不做任何讓步」、「找到我們應對氣候變遷可以合作的方式」。
《紐約時報》說,美國與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可再生能源投資國、以及化石燃料污染排放國。兩國排放到大氣層的溫室氣體加起來約佔全球排放量的40%。英國《金融時報》說,美中之間的氣候談判已經中斷一年(去年裴洛西訪台後由北京單方面叫停),美中關係也惡化到1979年兩國建交以來的最差狀態,不過華府仍試圖單獨處理氣候談判問題。拜登與習近平去年11月在峇里島同意重啟氣候談判,但今年2月的高空間諜氣球又讓這個計畫拖到現在才付諸實現。
美中對於氣候變遷做了哪些工作?
《紐約時報》指出,在2015年的《巴黎協定》中,幾乎所有國家都同意控制碳排放,避免全球氣溫繼續上升,但這很大程度是因為美中暫時放下了「誰應該先減少碳排放」的爭論,同意一起採取行動,這也說服了其他國家的領導人一同努力應對全球暖化。
美國的目標是在10年內將碳排放量降低近50%,並於 2050年之前實現凈零排放;中國則是讓碳排放量在2030年達到峰值,然後在2060年實現凈零排放。分析師指出,兩國確實有希望實現短期目標,但前方仍有重重難關。
美國雖然對清潔能源投資3700億美元,並且立法限制汽車廢氣排放與工業污染,但美國也一直在批准新的石油和天然氣項目,對於幫助貧窮國家支付擺脫化石燃料所需費用的承諾,美國也未能兌現;中國的電動車銷量領先世界、太陽能發電量更高於其他國家總和,但中國對於煤炭的消費仍在繼續增加,甚至建設更多燃煤發電廠。
根據中國外交部新聞稿,李強18日與凱瑞見面時則表示:「要踐行多邊主義,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確定的目標和原則。要承擔各自責任,遵守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發達國家應帶頭減排、儘早兌現資金承諾,發展中國家要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要共享科技成果,推動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發達國家應給予發展中國家更多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