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20年來,制裁已成為美國為首的西方政府首選的外交政策工具,根據美國財政部的報告,到了2021年,美國已對受制裁經濟體的逾9000個人、公司、部門實施制裁。然而,美國期刊《外交政策》指出,制裁措施正破壞美國本應維護的西方秩序,並損害美國利益。
美國熱愛祭出制裁
去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美國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及個人制裁,而出於國家安全原因,美國對中國企業實施制裁措施,這意味著中、俄兩個大國已加入緬甸、古巴、伊朗、北韓、敘利亞、委內瑞拉等美國指定的「壞孩子俱樂部」。
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維護的資料庫,古巴、伊朗、北韓、俄羅斯、敘利亞、委內瑞拉共6個國家受到美國的全面制裁,這意味著美國法律禁止與這些國家的實體及個人進行大多數商業交易及金融交易。阿富汗、白羅斯、剛果民主共及國、衣索比亞、伊拉克、黎巴嫩、利比亞、馬利、尼加拉瓜、蘇丹、葉門在內的另外17 個國家受到針對性制裁(targeted sanction),這意味著美國法律禁止與特定公司、個人、政府有金融關係及商業關係。
根據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資料庫,中國、厄利垂亞(Eritrea)、海地、斯里蘭卡在內的另外7個國家受到特定的出口管制。美國的制裁清單甚至還包括對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巴拉圭等國家的個人及企業實施的針對性制裁,以及對香港、巴爾幹半島、遭俄羅斯併吞的克里米亞(Crimea)、頓內茨克(Donetsk)、盧甘斯克(Luhansk)等地區實施的制裁措施。
根據美國財政部(Treasury Department)報告,到了2021年,美國已對受制裁經濟體的逾9000個人、公司、部門實施制裁。。2021年,亦即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任第一年,美國政府在全球新增765項制裁措施,其中173項與人權有關。總而言之,受到美國某種形式制裁的國家GDP總量僅略超過全球GDP的20%,而中國GDP占該群體的 80%。
中國構成的問題
如今,越來越多的獨裁政府正尋求改寫全球金融體系的規則,主要是為了因應美國無處不在的制裁措施。《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指出,現在是時候重新思考這些懲罰措施如何侵蝕它們本應維護的西方秩序。中國在美國制裁國家名單的影響力過高是問題,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已將中國打造成全球南方國家的經濟盟友、外交盟友、道德盟友。
與許多受制裁國家不同,中國擁有經濟實力、不斷增加的外交影響力、貨幣穩定性及流動性,可在國際上推動越來越多國家採用人民幣及中國金融計畫。中國還為委內瑞拉、俄羅斯或伊朗等石油及天然氣受制裁國家的出口提供規模龐大且有利可圖的商業市場。儘管許多重新規劃路線的商業市場價格昂貴且效率低,但它們提供足夠的費用來維持受制裁政府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