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風評:行政院覺得多「大拜拜」可免水患?

2018-09-01 07:30

? 人氣

南台灣豪雨成災後,行政院決定舉辦一次「大拜拜」解決水患。(張花冠臉書)

南台灣豪雨成災後,行政院決定舉辦一次「大拜拜」解決水患。(張花冠臉書)

中南部嚴重水災,蔡政府決定要召開「全國治水會議」,顯然政府認為這種「大拜拜」對治水、讓民眾免除水患有幫助。其實,這是一帖有台灣特色、被政客視為「萬靈丹」的救命藥,數十年如一日的服用,幾乎所有領域都開過「全國xx會議」,單是全國治水會議至少就開過6次,結果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行政院之賴清德在水患後的首次行政院院會中,立即指示經濟部,針對823水災提出檢討報告,並且召開全國治水會議。經濟部則表示,經濟部將在2週內提出檢討報告,全國治水會議則在今年颱風汛期過後擇期召開。

全國治水會議能發揮什麼效果?先稍微回顧過去吧。由經濟部主辦、與水有關的全國性會議,過去差不多每隔5年就敲鑼打鼓的召開一次, 78年的「全國水利會議」、83年的「全國水利會議」、87年的「全國國土及水資源會議」、92年的「全國水利會議」,98年的「全國治水會議」等共5次全國性會議,會議名稱或許稍有不同,但全部是以治水、水利為核心的會議。

甚至,只在僅僅2年前、蔡政府上台後的105年12月,經濟部也才召開過一次「全國水論壇會議」,論壇以「水與安全」、「水與發展」、「水與環境」、「水與契機」為主題,並聚焦討論「洪流分擔、與水共生」、「涓滴珍惜、水源永續」、「水岸融合、環境優化」、「資訊公開、公私協力」等四大核心議題,共獲得15項結論共識及14項短期行動方案。

這其實有點像是台灣政府的「慣性」,碰到問題不是想到要如何落實執行解決,而是先想到開會─召開一個全國性會議吧!於是,這麼多年來,民眾看到政府召開的全國XX會議多到讓人眼花撩亂:全國能源會議、全國經濟會議、全國財政會議、全國社福會議、全國農業會議、全國文化會議、全國產業發展會議、全國中小企業會議、全國漁業會議…….。這些各類型的全國會議大部份都召開不僅一次了,有些已變「常態性」,有些則是每隔幾年出問題時,就祭出召開全國會議呼籠過去。

從結果論來看,顯然全國會議雖然聽起來「很偉大」,但未必對事情有幫助。單以治水而言,顯然過去那麼多次的全國會議也救不了水患、無益治水成果,因為這麼多全國會議開下來,社會是難對治水成果給予肯定。

從實務上來看,雖然說好聽是要透過全國性會議,邀請所有各界代表「集思廣益」,「匯集共識」,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但問題是:真要召開這種「全國性會議」才能作到這些事嗎?真有必要嗎?

任何參加過或採訪過類似的「全國性會議」者,大概都知道這種「大拜拜型」的全國性會議,其實是充滿著文書作業、型式主義,找來產官學各界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後,有時是得到原來大家早就知道的結論,用來誇口「成果豐碩」;有時則是運用主導權與議事技巧,讓大家一起幫官方「背書」─如某次的全國財政會議的減稅意見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