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銘觀點:從「抗中保台」到「和平保台」─民進黨兩岸政策雙標的謬誤

2023-08-03 06:50

? 人氣

前副總統呂秀蓮9日出席世界領袖會議歸來,談「民主亞洲聯盟」記者會。(柯承惠攝)
前副總統呂秀蓮。(資料照,柯承惠攝)

有趣的是,在2020總統大選嘗到甜頭的民進黨,在2022九合一地方選舉中再度強打「抗中保台」,卻大大失靈,幾乎輸掉所有重要鄉市長的席位。在了解民意不支持會導致台灣成為下一個烏克蘭的「抗中保台」政策後,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拋出了「和平保台」論述。就在外界對於將「抗中」變成「和平」提出質疑之際,總統蔡英文也表示「願助對岸防疫」,有意緩和兩岸劍拔弩張的氛圍;而黨內立委表示,「和平保台」的措辭和緩、立場堅定,有助兩岸互動。也有立委認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並未調整,不管是「抗中保台」或「和平保台」,都是民進黨一貫的主張,賴清德只是更清楚論述台灣不畏戰、不避戰,以「捍衛和平」為首要。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其實,對於「和平保台」的口號是否會為台灣人民帶來和平,大多數國人無法得知;但我們想知道的是,同樣一個「和平保台」的口號,由賴清德口中說出,就有助兩岸互動,增加兩岸和平的可能;而由呂秀蓮提出,就是中共同路人,會讓台灣這座堡壘可從內部攻破或自行瓦解。民進黨這種以一黨之私,任意曲解文意的雙標文化,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第3,究竟「抗中」與「和平」有無差異?若無差異,為何要將「抗中」改為「和平」?

我們知道,任何一項大的政策提出,一定要考量「時」與「勢」,即使是已經在執行的政策也要隨「時」與「勢」的不同做出調整;2020幫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的「抗中保台」旗號,就是因為抓住2019的「時」與國際輿論譴責中共的「勢」,掌握了民心向背,贏得選戰。而此次民進黨將「抗中保台」更改為「和平保台」,也是因為2023的「時」與台灣人民普遍反戰的「勢」,不得不做出的修正。

另外,「抗」與「和」有著完全不同的概念;「抗」有抗拒、抵擋之意,意思是在雙方對峙的過程中,不排除會採取包括武力在內的激烈抗爭手段,其結果有可能演變成為戰爭;而「和」是在最大的程度上,透過雙方的溝通,找出可以接受的共識,本質上不會發生戰爭。還有就是「和」是有歧見的雙方要透過溝通談判,在求同存異的前提下逐步達成,民進黨自蔡英文執政七年多來,兩岸官方交流完全停擺,在缺乏溝通管道交流下,想要有「和」的結果根本是緣木求魚。準此,當民進黨說出「抗中保台」或「和平保台」的兩岸政策沒有差異時,我們不得不承認,民進黨政府的腦袋迥異於常人,是非黑白是他們說了算。

文章最後想要強調的是,勝選是一時的事,而國家社會的治理與穩定發展是長遠的事。曾國藩曾說「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嚮而已」,亦即政治風氣的良窳好壞,完全取決於在上位者的個人意志。另外,「上有好之者,下必有甚焉者」,在上位者若寡廉鮮恥,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那所有違法亂紀的現象,必然層出不窮的爆發。從這次民進黨立場堅定的為「抗中保台」與「和平保台」畫上等號的做法來看,秦朝宦官趙高「指鹿為馬」的故事不過是剛好而已。

*作者為新故鄉智庫國政研究員,本文由新故鄉智庫論壇授權刊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